蒋介石于1927年1月12日下午为协调此事到达武汉,受到了极高规格的接待。稍休息后即赴欢迎会,到者约数万人,蒋在会上演讲。

        当晚,武汉方面为蒋专门举行欢迎宴会。这本该是其乐融融的场面,却因蒋挑起的“迁都之争”而变得更像是场“鸿门宴”。

        宴会之后,蒋介石记道:“晚,宴会。席间受辱被讥,生平之耻,无踰于此。为被压迫而欲革命,不自由,何不死?伸中华民族之正气以救党国,俾外人知华人非尽是贱辱而不可侮蔑也。”??《蒋介石日记》,1927年1月12日

        次日,蒋的不良情绪继续发酵,彻夜未眠,灰心丧气,以致动了自杀的念头:“昨晚忧患终夜,不能安眠。今晨八时起床,几欲自杀,为何革命而欲受辱至此?”《蒋介石日记》,1927年1月13日

        到底宴会上发生了什么,让蒋情绪一落千丈,有如此激烈的反应,甚至要自杀呢?蒋介石并未记下“受辱”的细节。陈公博的回忆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鲍罗廷与蒋介石谈话时,对蒋的一意孤行感到愤怒,要求蒋尊重武汉方面的意见。鲍讲了个西方故事,一个古代的专制君王不听别人意见,不许大臣们讲话,大臣反驳说“只有狗是不会说话的”。蒋介石对此不敢当面驳斥,但觉得被喻为专制君王是受到莫大的污辱,非常委屈,并将此上升到外国人对中国人侮蔑的高度,遂生与鲍罗廷不共戴天之心。这次“受辱”使蒋终生难忘,以致他在三十年后的1958年的日记中,仍咬牙切齿地提起鲍罗廷对他的羞辱。

        而把他和胡适的这次纠葛,竟和差点引发他自杀的受鲍罗廷之辱相提并论,可见在蒋那里,问题有多严重。从事发到第二天仍需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也足见此事对蒋介石刺激之深。碍于各种原因蒋介石虽然表面上没有对胡适进行明显的报复,但是在内心深处无疑是将胡适“打入另册”。此后,在胡适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长达三年多的任期内蒋介石再未来过南港。

        胡适肯定想不到他的几句话会惹这么大的祸事。他只是挺身而出维护学术研究的自由、独立和尊严。他只是履行自己做诤臣的承诺。但是,或许胡适不知道,想做“诤臣”光靠“臣”是不行的,还需要“君”的纳谏如流和胸怀若谷。

        无论如何,此事成为了胡适与蒋介石关系的转折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