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初考皆有疑者,由吏部尚书会同左都御史共同考定。

        如果次考无误顺利通过,则被评为正常者,呈递到吏部文选司,进入正常的铨选流程,视其上,中,下三等评级,根据各地各衙门的缺额情况,在同品级内进行转调。

        在初考,次考当中,皆被评为称职或不称职者,按例需进行品级的升降。

        但是被评为这两个等级的官员,需要更进一步,由吏部尚书会同左都御史进行三考。

        三考无误者,入文选司正常流转,按照等次升迁或者黜落。

        在整个过程当中,都察院会派遣佥都御史,副都御使,都御史全程参与考评。

        除此之外,在三考结束之后,都察院的御史有权对最终结果提出质疑,弹劾京察过程当中的不谨行为,以及考察对象被遗漏的错失,谓之“拾遗”。

        这也是左都御史能够和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并称为外朝三巨头的核心原因。

        应该说,每一次京察,都是吏部和都察院之间的集体争斗。

        而这一次,又和以往不同。

        这次京察,王文将刀子对准了都察院,必然会让双方本来就暂时出于斗争地位的关系,进一步加剧恶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