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部分时候,傲慢和偏见依然占据主流。

        这一点朱富贵早就预料到了,因此没有任何抱怨。

        大明尚未入关,天下大儒自然不会为大明诵经。

        其实在朱富贵看来,当个暴君也不错。

        成为西方人眼中的暴君,远比成为西方标准下,非西方国家的圣人要好得多。

        如果只能二选其一的话,朱富贵宁可当成吉思汗、当格鲁吉亚鞋匠,也不要当曼德拉、甘地,还有那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苏熊末帝。

        国际战场的舆论战、文化战,这是需要伴随国力提升的长久之战,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此,朱富贵和大明上下都有决心和战略定力。

        而在西方之外,在大明的羽翼下,朱大天子拳打白宫警卫队,脚踢陆军特战营,一枪崩了林大统领,这样的战绩自然是令无数百姓奔走相告,欢欣鼓舞的。

        虽然说个人英雄主义情节普遍被认为是西方人更加浓烈一些。

        但其实从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到三国话本中军前大将单挑,乃至是后世的“战神回家竟发现”系列,中国人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其实一点也不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