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只是站在大明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在大清战神、通辽可汗索特那索王爷的叙事之中,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臣索特那木彭苏克顿首。

        自臣领兵入关已有三月又余,臣亲率军屯于天津城外,暴明皇帝朱富贵率军屯于天津城中。

        一巷一隅,臣皆与明人血战,寸土寸瓦,臣皆与明人据理力争。

        上赖祖宗保佑,圣母皇太后英明,下赖微臣赤胆忠心,三军将士用命,暴明终于不堪臣勇,与臣立下城下之盟分销合同,割地士绅太多太麻烦,让出大半个天津赔款支付鲍鱼的尾款,暴明皇帝朱富贵更如南宋小皇帝一般仓惶浮海逃遁。

        只可惜,臣此番护驾心切,未携水师而来,若臣那风雪战舰在此,定叫富贵小儿如赵昺一般,叫陆秀夫背着跳海!

        臣不得复祖宗荣光,呜呼惜哉!

        不过圣母皇太后请放心,臣将常驻天津,以为京师藩篱。若臣在,则明人寸步不得西进,大清江山将万万年,无忧矣!”

        当杏贞在朝堂上,让李莲英当场朗诵索特那的奏折时,群臣全都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其实他们其中不少人,不是不清楚这索王爷的军功好像有点问题。

        但没有人会在这个节骨眼跳出来扫兴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