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和大多数法国中产家庭的小孩一样,在佩皮南中等学校时,霞飞一直是个文艺青年,醉心与文学与艺术。

        两周前,巴黎皇家美术院的招生考试中,霞飞的绘画《比利牛斯山的落日》被考官评论为粗俗而没有价值的涂鸦垃圾,并且被赶出了考场。

        还未开始,霞飞的美术梦便已经折翅。

        但这一切并没有让他感到沮丧。

        霞飞用来排解心灵上的苦闷,正视情感上的困扰的方式,说起来或许有一些政治不正确。

        那就是,霞飞一直从一本著作里面汲取精神能量。

        这不是什么文学名著,也不是什么古典史诗,而是一部加泰罗尼亚语版的《朕的奋斗》。

        与盖尔语爱尔兰及苏格兰语的《朕的奋斗》一样,加泰罗尼亚语《朕的奋斗》,大明都是积极推进的。

        只是就连朱富贵本人都没有想到,一个不是加泰罗尼亚人的加泰罗尼亚语使用者,居然会得到了这么一本书,并且看得津津有味。

        从这本书里,霞飞了解到了大明皇帝朱富贵的戎马一生,受益匪浅,感悟良多。

        不过霞飞主要是从人生历程方面得到的感悟,而非是从军事方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