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彦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无奈之下只好找二弟刘正齐商量一下,希望这个书呆子能够给自己指明方向。

        看到哥哥忧心忡忡地进来了,刘正齐放下书本之后说道:“哥,你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

        “哎,别说了,咱父亲出事了。”刘正彦一五一十地把和父亲的谈话说了出来,最后他说道:“以往出征的时候,父亲都是信心十足,每次也都会凯旋归来,可是现在为什么他老人家会如此的丧气。”

        刘正齐还真的不是书呆子,只是不喜欢舞刀弄枪而已,在这士大夫共天下的时代,他觉得家里有哥哥当武将就足够了,自己考取功名比什么都强。这个家伙的分析能力还是很强的,听完哥哥的话之后,很快就理清楚了思路。

        “大哥,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事情恐怕你父亲想象的还要严重,搞不好我们刘家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什么,灭顶之灾,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快给大哥说说。”刘正彦没有想到弟弟会这样说,他相信弟弟绝对不是信口雌黄,这中间一定有问题。

        刘正齐说道:“以往,西军和西夏作战,向来都是三路人马,一路主攻,两路分列两翼,即为策应,又为保护。这样才能够防止被西夏军队袭击,哪怕是战败,主力军也可以在两翼的掩护下撤退,绝对不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是呀!二弟你说的没错,一直以来,我们会和秦凤路经略使刘仲武一起出兵的,相互照应,共同进退,让西夏应接不暇,可是这次只有我们熙河路出兵,究竟是怎么回事,难得父亲不知道这其中的危险么?”

        “大哥,你知道的,父亲怎么会不知道呢?可是军令如山,你觉得父亲能够对抗童贯老贼的军令么?”

        上阵杀敌,冲锋陷阵的话,刘正彦绝对是一员猛将,可是让他去思索权力斗争的话,这个家伙显然脑袋不够用。

        刘正齐知道哥哥反应不过来,他就接着说道:“不仅我们刘家,还有种家,折家,可以说整个西北各大军门都存在这个问题,那就是在朝廷没人帮忙说话,只能任由童贯老贼颠倒黑白。军令如山,父亲即使血溅沙场,也不会不出兵的。现在,父亲出兵已成定局,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不是你我能够掌握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怎么样把这个事情捅到朝廷上去,最起码不能让童贯老贼往父亲身上泼脏水,不能让他们趁机夺走刘家在熙河路的百年基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