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刘正龙算是想错了,官家很快就明白了铁壳火雷一旦投入战场会意味着什么,只不过他考虑的更加深远。这么多年来,西夏,辽国的奸细几乎已经渗透到京城的内一个角落,甚至皇宫内都不敢说铁板一块。如果,铁壳火雷制作工艺泄露出去的话,那么今后对大宋的城防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制造厂还是不要放在京城的好,至于说检阅,朕就不看了,相信你的能力。”宋徽宗赵佶沉思了许久之后说道:“既然你在京兆府任职,那朕就把秦岭赏给你了,把制造厂搬进去,千万不要泄露,一旦被西夏,辽国掌握的话,那么他们用来攻城,我们又应该如何防御呢?”

        皇帝愚蠢不可怕,有文化的皇帝愚蠢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八百里秦岭一句话就赏了出去,可是把秦岭是横跨陕西,四川两省的,那沿途的州县又算不算在其中呢?刘正龙知道官家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不过既然天上掉下馅饼了,自己不要岂不是脑袋进水了。

        “臣谢过陛下。”谢恩之后,刘正龙并没有起身,秦岭赏赐给自己,那可不是皇庄那么简单,必须有个说法,否则在政事堂那一关就通过不了。

        宋徽宗赵佶何等的睿智,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可是君无戏言,既然说出去了,又岂能反悔。沉思了许久之后,官家说道:“朕加封你为秦岭郡公,就当做提前为你灭掉西夏做出奖励了,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收复幽云十六州可为王,灭掉西夏国却只有一个郡公,不过,刘正龙并不在意,尽管他知道在官家心中已经断绝了自己北征的念想,但是依旧很高兴的谢恩。

        谢恩之后,刘正龙接着说道:“陛下,臣有个大胆的想法,绝对可以付出最小的代价,而解决西线的问题。”

        “噢,说出来听听。”西夏问题已经困扰大宋百年,现在如果在自己在位的时候可以解决问题,那绝对不亚于收复幽云十六州,宋徽宗赵佶顿时来了兴趣,他现在更加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更加坚信自己这个弟子绝对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福星。

        刘正龙不紧不慢地说道:“西夏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帝后之争,仁王和濮王之争,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弟子最近一直在厌旧瘦金体,在书法之中领悟到了权术,谋略。那就是利用仁王和濮王之争架空西夏崇宗李乾顺,进而再利用濮王铲除仁王。当然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灭掉晋王李察哥,经济上拖垮西夏,军事上打垮西夏,弟子愿意亲自督办此事。只是此事关系到灭国之战,需有皇亲贵胄,重臣权贵坐镇。”

        宋徽宗赵佶最喜欢刘正龙的就是这个家伙明明贪得无厌,贪财好色,还偏偏知进退,不贪功。他沉思片刻之后说道:“就有恽王挂帅吧,你权负责,西线诸路人马皆受你的节制,朕给你金牌令箭,另外给你一道专权专制的秘旨,凡是西线事务均可自行决断,不必请旨。”

        “臣,一定在五年内解决西线问题。”刘正龙知道,自己的官职的确不能升了,要不然会引起整个文官集团的抵触,官家把自己的权力已经放大到了极限。尽管朝廷不会出一两银子,所需军饷,物资均需自己筹集,但是有这么大的权利,那几乎可以称得上小相公了,足见官家的信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