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情报是真是假,防患于未然总不会错。那个时候,朱仝就开始做准备了,只不过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他不敢向知府赵启讲,要知道赵启是出身皇族,骨子里本来就瞧不起武将,这样贸然上报会被误会的。

        十月十九日,张叔夜的儿子张伯奋秘密来到了孟津,张叔夜也是坚信朱仝的人品,坚信这种正直的人是绝对不会叛国的,这种情况下就让自己的儿子先来拜会朱仝,等找到确凿证据之后,再禀报孟津知府赵启。

        本里朱仝对于雷横的话是半信半疑,现在可以说是百分百确定了,这种情况下,他不愿意在等,于是就决定向知府赵启禀报。

        赵启出身皇族,心高气傲,瞧不起武将不假,但是金军大军压境的时候,保家卫国还是要仰仗武将的,况且张叔夜是文官,位列正二品,要远远高过他这个正六品的知府,这种情况下他没有理由不相信万三叛变。

        虽然是文官,可是赵启也算是狠角色,他咬牙切齿地对朱仝说道:“朱将军,你来亲自对付万三,尽量智取,不要打草惊蛇,需要本府做什么,你尽管靠口,本府一定力配合,事成之后,本府向朝廷为你请功。”

        “谢府君大人抬爱。”朱仝表面上还是要尊重赵启的,他说道:“以府君的名义请万三前来城内做客,到时候,我亲自去控制孟津渡口的厢军,让张伯奋率领的三千士兵进城,在酒席宴上秘密抓捕万三。”

        “那抓捕之后呢?”

        这个时候,张伯奋说道:“还望府君出面规劝万三,只要他肯配合就既往不咎,当然了还要这个叛贼戴罪立功来麻痹金国都元帅完颜斜也,来引诱金军渡河。我父帅会亲自率领大军前来绞杀金军。”

        “那如果万三不来呢?”

        “由不得他不来,越是在金军即将渡河的关键时刻,万三越不敢得罪府君,要不然金国渡河计划就泡汤了,他对于金军也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况且,整个黄河都被我父帅封死了,金军一定会从孟津渡河,开出的条件一定是万三不能拒绝的,他会为了这个铤而走险的。况且,万三对于我们的计划一无所知,没有必要得罪府君而提前暴漏。”

        说到这里,朱仝觉得不给知府大人吃一颗定心丸是不行的,于是就说道:“末将会率军去接收孟津渡口的,如果万三不出营的话,那就强攻,即便是强攻,我也有把握将其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