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于是饮了酒,便掷了个二十点,该着袭人。袭人便伸手取了一支出来,却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那一面写着旧诗,道是:桃红又是一年春。】

        跟麝月得到荼靡,是替宝钗送春一样,袭人拿到桃花,也并非指她是桃花。因为里写的很清楚,黛玉最著名的《葬花词》、《桃花行》都是为桃花所做,她为桃花悲、为桃花流泪,桃花才是她的代表,既如此桃花怎么可能代表袭人呢?

        因为这句“桃花又是一年春”出自宋代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桃源是指陶渊明《桃花源记》写到的武陵桃花源,所以花签题为“武陵别景”。

        所以长久以来,有的人就开始胡乱解释了,有的说桃花分恶桃花,好桃花,“轻薄桃花逐水流”,“桃红又见一年春”意指是袭人生性轻薄,之后改嫁,嫁给了蒋玉函,“武陵别景”意思是她“寻得桃源好避秦。”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真的不敢苟同,曹雪芹对袭人的讽刺,从贾宝玉做《芙蓉女儿诔》便可看出,黛玉呕心沥血做为桃花做诗,黛玉赞桃花“质本洁来还洁去”,而袭人却是第一个和宝玉偷试云雨情的人,作者让黛玉和袭人同为桃花,根本讲不通,并且有什么意义?

        我以为要想准确理解作者用意,还是要好好看书。

        你看袭人抽到花签以后,同麝月一样,又是在座的所有人,除了岁数大的李纨,共饮一杯。作为丫鬟,袭人和麝月何德何能,都要让大家陪饮,所谓千红同窟,万艳同杯。袭人抽花签的作用,和麝月一样,也是代表宝钗葬花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