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御风赞许地点头,说道:“灵儿的历史学得不错,值得鼓励。其实这太湖石也就是《水浒传》里的花石纲,当年为了从南方运来太湖石,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死伤了多少人。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块太湖石上不仅有历史的厚重,还有鲜血的浸染。”

        看着这些太湖石,陈御风叹声道:“这些太湖石又被称为亡国石,其实并不无道理。”

        “风哥哥,我以前总听人说宋朝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朝代,历史书上也对其的成就大加渲染。在前段时间的网上调查,最想去的朝代中宋朝高居榜首。我虽然知道北宋末年的兵荒马乱,但古代每一个朝代的末年似乎比起宋朝来也没有什么不同。”晓灵看着这些太湖石,神情有些迷茫。

        陈御风摇了摇头,有些嗤笑地说道:“他们之所以选择宋朝不过是因为那个朝代是个对文人很好的地方,当然对于常年在饥饿和贫穷上徘徊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似乎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可是我听说宋朝的GDP占全世界的80%啊,老百姓又怎么会吃不饱呢?”晓灵有些不解的问道。

        “宋朝的经济确实发达,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东京汴梁甚至出现了许多酒肆饭店,当然还有诱人的美食。但大量的土地兼并和农民起义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老百姓真的安居乐业,又为什么会起义反抗呢?”陈御风叹息道。

        “有农民起义应该是在末年吧?古代王朝不是都在末年的时候才爆发农民起义吗?”晓灵小声“辩解”道。

        陈御风轻笑一声,说道:“根据史料显示,从宋太祖乾德三年开始,一直到南宋灭亡,前后三百余年共经历了433次农民起义!平均算下来每一年就有1.4次,这可是个惊人的数字啊!”

        看着晓灵瞠目结舌的模样,陈御风苦笑着继续说道:“所以有时候并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双眼,当然,由于朝廷的腐败无能也造就了宋朝的却弱。要知道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可是完全能够避免的,就因为宋徽宗三代皇帝的无能而使华夏大地成为外来者的‘狩猎’之地,真是可怜了当时的老百姓!”

        说到这里,陈御风不禁感叹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