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不乏“以枪化拳”、“以拳易棍”之典故,前辈武者们以其非凡的智慧,将拳术操练之道与兵器技击之法完美的融为一体,于是,便形成了兵器中独有的以拳化棍之法。

            常乐从信息中学到的拳法刀法都是一脉相承,这棍法自然也是如此,

            常乐发觉,这棍法基本以四平马,虚步等为主要马步,配合步法的进退变化,以“枪、圈、挑、拨、抽、弹、半遮”七大心法要诀运棍,以腕劲带棍,以腰为主宰,来完成棍法。

            而由练习六个方向,角度的用棍方法和不同的发劲方式,当棍越长时,发劲越难练,习练者若能将周身筋骨之力轻易凝聚,瞬间发于棍端,则不仅棍劲十分强劲凌厉,锐不可当,更重要的是,强化了拳术发力中的松透弹劲。

            信息中认为,兵器不过是手臂的延长,棍法除用于兵器对搏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修炼“力”的秘练法门。

            习棍时力从地起,发力在腰,前脚踩后脚蹬,以足催身,以身催臂,臂催手,手催棍,合头、身、棍、四肢为一体,势猛力雄而灵活多变。

            以此棍法充分调动人体肩、肘、腕、胯、膝、足等部位协调发力的稳定性,柔韧性与穿透性,从而强化习拳者“发力”的功劲。

            常乐右手持棍,立于身侧,全身放松,双脚并拢站立,双臂自然下垂置于两腿侧,舌顶上腭,深吸一口气。

            “嘶!”

            他保持双脚并拢姿势,双手横持棍于体前,右手心向后握棍端,左手心向前握棍身,双手距离约与肩同宽。

            “呼!”

            常乐右脚向右侧横开马,成高四平马马步站立,双脚五指轻抓地,保持身心与呼吸的放松,右手握较粗的棍端,拳心向地,左手握棍身,拳心向天,双手握棍横于小腹前,棍身与地面平行,双手距离仍与肩同宽,双目平视前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