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以两者必须相济。

            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武技中的内容,虽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但常乐却不敢不详细辨析,否则的话,一旦在实际运用中出错,那就悔之晚矣了。

            在与敌人交手时,随人而动,粘则相随,走则引化,粘连相生,与人周旋,随机应变,伺机随势而定进退化发。

            而在化而不发的情况下,外形是被动的,但实质却是主动的。

            常乐紧皱着的眉头,稍稍松了些,这门以前没有见过的武技,虽然没有其它拳术之刚猛,但也是从刚猛中柔化而来,别具特点。

            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所谓的用意不用力,这用意不用力,不是不需要力,而是用意去促进,柔化,体会,感知,从而疏通了各部位肌能之间的衔接力和运转率,并具有灵动的劲。

            只不过要用心去体悟,在每个动作中,有出必有回,源头在丹田,才能从外力转化为内劲,只有以意化劲,才能为用意不用力,心意相通的境界。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上下相随,下肢以上身体开展方向而随动,为上动而下随。

            把上体作为一个整体开展的面,同时是内能释放的盘,下肢则是上体支撑的根。

            一般来讲都是下肢托着上体走,但是在高级舞姿的开展中,是以身带腰,及后脚步的前行,这便是所谓的身法。

            以重心到位,再把后脚前跨,或者以身前推,利用惯性促进后脚的前跨合,一般来说股胯位肌能量力的衔接率和前动力不够,而解决这一问题很简单,就是一个字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