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巴杂一直坚信着只要公家把风沙治理好,就一定会重新允许牧民们多养牲口,到时候才是他发财的机会。

        这天一大早,扎西巴杂就从家里出来了。

        他要到县城去帮忙治沙,这是每一家牧民应尽的义务,公家也会发工钱,不管在公还是在私,像他这样的牧民都愿意去帮忙。。

        临出门前,扎西巴杂仔细的嘱咐了一遍自家孙子,要把牛羊放出去走走,吃吃草,然后再赶回来。

        孙子扎西次松出生在初三,所以有“次松”的名字,一般的时候大家都会喊他普扎西,那是“小孩扎西”的意思。

        普扎西的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对这些放羊牛的伙计都很拿手,是扎西巴杂悉心教导的结果,除了到县里的学校上学,普扎西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帮助爷爷奶奶照顾牛羊。

        普扎西的父母平常时候并不在肿巴,他们两个都在萨拉营生,开着一家小卖店,买点土特产之类的东西。

        据说这两年从全国各地去萨拉的游客很多,他们的生意做得还不错,至少比留在家里养牛羊更轻松,也赚得更多。

        出门以后,扎西巴杂一路往县里的林业调查研究院走。

        林业调查研究院就是肿巴治沙的大本营,他们里面的研究员们都是有大本事的人,制定各种治沙的规划,然后交给下面的人执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