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官人有了儿子,整个庄子都热闹的不行,为主家有二代高兴。

        消息传出去,第一个送礼的就是阳谷知县张礼和,他是真扒着大官人呢。过去一年,这老小子听了建议,开始一些小方面的改革。现在阳谷县商贸繁荣程度直上一层,各项收入直线拉高。

        而且还有王大官人的各个厂子,以及最重要的肥皂、香皂从这里出去。进货出货,一来一去,阳谷县的商品中心,也被更加带动。相应的,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也吸引了周边县城人口迁移,各项数据都很好看。这种跃进,在这个京东西路,那都是名列前茅的。

        盘子小,如此的变化就很明显。在官员的考课中,那当然是各种上上,加上张礼和这老小子没少捞钱,上下一打点。不是去个望县,就是升到州衙任职。老小子一天天的笑成了大菊花,让他跟大官人叫爹都不带犹豫的,指哪打哪。

        送初生礼的,也就是只是阳谷县混的一帮人,都是第一时间知道消息,拉关系的。大波的礼,是要到满月才送的,那会儿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主要原因就是现在这个年代,医疗卫生环境落后,初生的孩子夭折的概率不小。到了满月,才算是有了活下来的基础。

        生过孩子的潘金莲,美艳更上一层,她倚靠在榻上,看着手边躺着,睁眼来回晃悠,嗫嚅着小嘴吐泡泡的儿子,眉眼尽是笑意:“官人,你看他眼睛跟你一样,瞧着可神气了。”

        王言呵呵一笑,他这张脸,就靠着眉眼找分呢:“嗯,别的地方都跟你这个娘亲一样,这小东西长大了,定然是个好看的。”

        “差不了。”潘金莲眯着眼,嘴角扬起,笑的如花般灿烂,自己的儿子生的好看,做娘亲的当然开心。她笑过后,又有些不高兴的看着大官人:“官人,大河是你儿子呢,不许说他小东西。”

        ‘大河’是金莲这个娘亲给儿子取的小名,贱名好养活嘛,在听王言说她儿命里缺水之后,毫不犹豫,直接就整条河上来,还得大,也不怕水多了。

        “是是是,娘子说的对。”王言笑呵呵的应下,没有争辩。

        “东家,东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