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它的周围,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殿首两侧两列衣甲鲜明,肃然而立的禁军侍卫时不时警惕地环顾着四周;这一切无不在提醒着来人:这里确是一处极为重要所在!

        走入殿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殿内正前方的一块书写着‘承天治世’几个刚劲有力大字,在金碧辉煌的殿顶下几根朱红色的立柱上几条张牙舞爪的九爪金龙雕刻的栩栩如生,望之使人更感自身渺小。

        许是人烟稀少的缘故,王元亨感到偌大的宫殿内竟有些空空荡荡的感觉。

        少时,仁宗先走至殿中上首居中的金漆雕龙宝座坐下后,指着龙座后的暖阁对王元亨说道‘御弟可先至此处坐下,只待公事一了,你我兄弟再行叙话。

        ’看王元亨点头应允,仁宗立即将王元亨引入暖阁中坐下后,迅速将门首上的绡罗白纱帐放下挂好离开。

        这纱帐极是轻薄,从里面向外看去,一切清晰可见;但由于光线的原因,外面的人却是一点也看不到暖阁中的丝毫端倪;且里面空间较为宽敞,王元亨一点也未感到憋闷。

        辰时一过,殿内即开始陆续有人进来。不多时,殿内两侧已站满了穿戴整齐肃然而立的文武百官。

        紧接着,在司礼宫人巡视过百官后,对仁宗报道‘各司衙俱已到齐,听政已可开始。

        ’仁宗点头应允。少时,仁宗开口道‘开科取士,乃国之大计;今年科举已进行数日,情形如何呀?

        ’话音落时,立时有一文官模样官员上前奏道‘禀陛下,今年应试举子人数众多,为历届之最。

        多有文辞冠绝、才华出众之士;其中尤以苏洵之子苏澈、苏轼二人为最......‘不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