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皇上到底做了什么?”“赵瑜”两个字差点就顺口说出来了。

        “皇上将我从司农卿的位子调了。”周铭喝了口闷酒,周槿欢松了一口气,笑着宽慰他:“司农卿这个位子极为敏感,皇上将您调走了也就罢了,就算是个小县丞也是不错的,您为官多年,这些应该看开了吧?”

        “若是调到低的官位也就罢了,皇上将你爹调至了丞相之位。”周夫人的话让周槿欢差点将口里的茶喷出来,急切找萧景知寻求真实性,他点点头,给了她肯定的答复。

        丞相作为三公之首是众多官员梦寐以求的位子,可以说丞相之位是所有士人的终究追求。

        但周铭将这件事作为祸事,这就说明丞相之位对他来说是烫手山芋。

        “既来之,则安之,既是皇上下的命令,爹爹也只能好好做……”

        “爹自身几斤几两自己清楚,若是爹真的有丞相之才也不会到知天命之年还在是司农卿的位子上,而且丞相大人绝对不是一个好惹的主儿,说实话到现在爹还是有些晕乎的。”

        周铭这话说得很是在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人就擅长出谋划策,不擅长做决定,做个谋士绰绰有余,但万万做不得将军的。而周铭一直以来从事的都是和农业、财政相关的工作,可以说在农业、财政方面是专家,但却没有作为丞相该有的素质。

        况且前丞相是林廉,那绝对不是一个省油的灯。现在虽从丞相的位置撤下来了,但并没有跳出三公之列,代替了原御史大夫孔繁。大燕建国不到一年,各方面都有序、快速发展,赵瑜若是功劳簿上的一号功臣,二号就要算林廉了。

        任何人都能在林廉身上找到让自己钦慕的闪光点,可以说这个人亦正亦邪。他做事讲求结果,只要于国于民于君有利,会不折手段去做,而且果断、有长远眼光。他又和一般迂腐、执拗的所谓忠君爱国之官员不同,他深谙为官之道,与朝野官员关系都不错,大凡在朝上有些话语权的官员都买他的账。

        周铭自身的能力不足,再加之林廉这样一个前丞相在一旁虎视眈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