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炭灰堆里的类现代生活

        自从练彩师更换了居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改变是马上就可以看出来的,就在搬家的第二天,她早上五更过了一点点才起床——好在租界里也有敲更人,练彩师之后的计划是要买一块怀表,没有准确计时太麻烦——快速洗脸刷牙,然后吃过早饭,便出了门,一路去往医院。

        踏进医院的大门,一看柜子上的钟,太好了,五点半,这就是住得近的便利啊,想一想自己从前,哪能这样从容呢?每天最迟三更五点就要起床,大约四点钟的样子,然后匆匆做完早上的事,便赶往医院,当自己走在街上,天还没有亮,周围的夜色仍然沉沉的,路上少有行人,这种情境就让人感觉很是辛苦,尤其是冬天。

        可是现在好了,自己可以推迟四十分钟起床,虽然接近五点钟起床也是很早了,不过比起从前,已经好得多了。

        从此之后,练彩师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最明显的就是,空闲时间增加了许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她大约每天会有十一个小时的个人时间,在这段时间之中,她就可以比较从容地打理家务,读读书,还有写日记,练彩师一下子便感到,自己就好像给春雨浇灌的树木,忽然间便滋润了许多。

        这一天晚上,练彩师从医院里回来,在屋子里反锁好了门,便进入空间,扒开了灰堆,从里面提出一个瓦罐,打开粗陶的盖子,一股纯鲜的气息飘了出来,是莲藕煨河蚌,浓浓的乳白色的汤。

        自从练彩师搬了家,生活方式有了一些变化,晚饭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吃,房租实在太贵啊,就要节省餐费,医院里的员工伙食虽然比较便宜,仍然是要钱的,所以练彩师如今便只是在医院吃工作午餐,晚餐回到自己家里来吃。

        为了准备晚餐,练彩师也很用了一点脑筋,工作了十几个小时之后,要她回到家里还煎炒烹炸,她是做不到的,于是练彩师就把主意打到了那一堆柴灰上面,既然柴灰可以煨红薯煨玉米,没有理由不可以煨汤,所以她每天早上点了火,把装了食材的瓦罐放在上面,大火烧开汤汁之后,火熄灭了,便将瓦罐埋在灰堆里,用余热慢慢地煨,到傍晚自己回来的时候,食物便也煲熟了,汤汁鲜美,练彩师感到这仿佛就是广东人习惯的“老火靓汤”,而且到晚饭的时候还是热的,不需要再加热。

        起初,练彩师还在灰堆里埋一颗马铃薯,晚餐充当饭团,配着河蚌汤一起吃,单独烹调米饭实在有点麻烦,过了几天,她灵机一动,早上煲汤的时候,把米撒了一小捏进去,直接做成汤饭,又有菜又有饭,就是用这样的方法,练彩师的烹饪时间大大减少,节省了许多精力。

        得说对于这个灰堆,练彩师可真的是大爱,穿越到这个时代,除了政治环境严酷,练彩师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真的不方便啊,没有冰箱没有燃气灶,也没有电子炊具,就连暖水瓶都很稀缺,所以日常简直处处受限,比如说冬天要喝水,不能时时烧水,然而气温低,又不愿意喝冷开水,倘若没有灰堆,就很给人以困扰,练彩师把灰堆煨红薯的思路发散开来,将陶茶壶半埋在灰堆里,过一段时间取出来,里面的水还是热的,这就解决了喝水的问题。

        另外还可以像这样慢慢地煨炖,放在那里就不必管了,人便可以上班去,回来直接便是一罐已经炊熟的食物,练彩师以为,简直就是古朴形式的焖烧锅,而且相当安全,盖了那样厚厚的柴灰,隔绝了氧气,发生火灾的概率非常小,解决了上班族吃饭的大问题。

        所以如今练彩师忽然间理解了,为什么先前的屋主会留下这么一堆柴灰,实在是祖传的柴灰啊,好像多年的卤汁一样,太宝贵了,能够有许多用途,那厚厚的灰堆就是焖烧锅、保温瓶、烤箱的综合体,每当看着那一堆柴灰,练彩师总是感到一种温馨亲切,自从挖掘了柴灰的多种功能,练彩师觉得自己在这个时代,过得也称得上自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