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国家的航空企业都是这样的,造飞机的,其实只管造机体,航电发动机啥的,都是要靠配套单位来搞研发的。

        不仅仅是米格-29,苏-27也吃够了航电设备的苦,要不是雷达超重,何至于搞出来一身的软骨病。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他们终于开始向平板缝隙雷达进发了,甲虫雷达,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前面说老毛子绕过平板缝隙,直接搞相控阵,指的是在红色帝国时代,不知道说清楚没有。

        但是,就现在这种形势,想要等待成熟,不是一两天的事啊。

        “那么,我有个小小的建议。”

        “请讲。”

        “等到你们用全新的航电打造出来新款米格-29,可以给它该一个更加高大上的名字,比如说叫米格-33,或者米格-35之类的。”

        “为什么?”斯梅坦尼科夫不解。

        “当然是和以前的米格-29区分了,相信我,这样做很有必要,你们可以对外宣称,米格-35是你们的新一代战机。”秦涛忽悠起来。

        换个名字,就能摆脱以前的坏名声吗?

        短时间内还真可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