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族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借种 >
        王孝竭犹豫了一下,大概在思考要不要听赵熹的话,赵煊的原话虽然是叫传赵炳进宫,可谁都知道那不过是为了应付金人的要求,金人要的那些金银一时半会儿是给不起,但宰相和亲王那是现成的。

        至于宰相亲王愿不愿意去,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先不说军营艰苦,主要是条件上说的很明白,宰相亲王就是去做人质的,宋朝把钱给过去,金国把人质放回来。可金国人开的那些条件哪有一个是可以随便达成的?要是赵煊给不了或者不愿意给这么多钱呢?

        一年给不了就待一年,两年给不了就待两年,一辈子给不了就待一辈子,永远别想回来。如果别的朝代的皇子王孙还算稀罕,大家还可能为之勉强凑钱,可道君皇帝有十多个儿子,死了就死了,没了就没了,又怎么样呢?就算达成了,金国人不放你,你还指望赵煊为了可有可无的弟弟和臣子跟女真人开战?又不是一个母亲生的!

        这一去,可能就是一去不回。

        目前城里的亲王,就只剩下叔父燕王和两个弟弟,叔父是不能派遣的,于是人选就只剩下了肃王赵炳与康王赵熹,肃王年长,论情理论重量都应该是他去,可是——

        康王既然自告奋勇了,应该也没什么吧?

        要是硬把肃王请走,这肃王夫人着急难产,罪名还不得他背?更何况肃王是乔贵妃的儿子,乔贵妃给道君生了七个儿子,兄弟间同气连枝,母亲势力又大,到时候若一去不回,恐怕有的吵吵,至于康王——

        于是擅作主张道:“什么人质不人质的,本也无他事,是官家想念兄弟们了,九大王去也一样。”

        赵熹笑了笑:“我也很想大哥,只大哥事情忙,我不敢打扰,大官,咱们走吧。”

        他站起来和王孝竭走,果然车马已经备好了,四周轿帘严严实实,也许是害怕太学生们看见亲王进宫以后知道要和议,这些人上次都涌到宫门口要求和金人开战了,也不想想这怎么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