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卫朔看着张大叔心有余悸的样子,不由得突然开心起来,这是他自来到这个时代后头一次有点轻松的感觉。

        张大叔却对流民的前景仍然担心不已,他再三劝道说:“卫小哥儿,咱们手中的粮食可不多啊,就算今后一段时间不再有流民到来,顶多也只够这些饥民吃三、五天而已。”

        卫朔怎会不知,就他买回来的那点粮食,上千人要不了几天就能吃光。

        张大叔舔舔嘴,又说:“要是再有流民前来,恐怕三、五天都顶不住。”

        “要不,把粥再熬稀点?”

        卫朔摇头说:“不行,已经很稀了。咱们还得指望流民干活呢,如果不吃饱肚子他们怎么会有力气呢?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反正我们每日还有精盐对外销售,虽然有些杯水车薪,但也能将就着维持下去。”

        ……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卫朔将聚集在崂山的千余人完全组织起来,近两百二十户人家被其编为崂山商社的普通商户。为了管理这两百多户人家,卫朔从流民中挑选两名有威望的人担任左右甲长,主掌流民的日常事务的组织和管理:左甲长管理煮盐、农务事务;右甲长管理军事训练、治安等。

        另外,卫朔还将商社的股东从原来的八人增加到十二人,最让他感到惊喜的是,这次股东大会终于增加了一个名叫朱文的读书人,虽然朱文不是什么饱学之士,但起码能识字断文。而且朱文的到来彻底减轻了卫朔的负担,也让卫朔意识到需要抓紧时间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了。

        为了管理流民,卫朔让朱文配合张大叔、杨二...、杨二叔等德高望重之辈组成了临时执法处,负责调解流民当中的纠纷。无论何人受了委屈都可以到执法处伸冤,如果对执法处的判决有异议,还可以向商社股东大会提请申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