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步后,竹林已到了尽头,王九娘也出了一身薄汗,仍然坚持前行。青娘苦着脸相扶,回头望见岁的小丫头春娘,连忙使了个眼色,让她去找丹娘。紧紧跟着她们的春娘犹豫了一会儿,转身快步走回精舍报信去了。

        终于来到竹林外,眼前便是长秋寺的角门了。王九娘靠在青娘身上略休息了一会儿,有些好奇地打量着丈余高的院墙里露出的宝殿庑顶,那飞翘的檐头衬着碧空,显得格外潇洒。每个时代的建筑皆有其特点,她虽然不懂这些,但能看到风格俊逸的唐时庙宇,亦是一种幸事。

        “九娘可是累了?不若回去罢?”青娘额角也微微出了汗,神情更是有些紧张起来。

        王九娘左右顾盼,终于发现青娘曾经提及的桃林。山中桃花比城中开得略迟,但如今花期也将过了,灼灼其华、落英缤纷的景象已是见不到了,反倒只有些残花留在枝头。她有些遗憾地又看了几眼,才走向尼寺的角门。

        “九娘”青娘压低声音“若是遇见什么人”

        王九娘面上没有任何反应,心里却不免笑了。这青娘,说如今大家都去看牡丹的不就是她么?长秋寺里没什么人,可不正是游览的好时机?也不必担心被曾经来往过的官家女眷认出。何况,她并不在意那些外在名声。离婚之事迟早会传遍,这在唐朝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顶多也就给其他人在茶余饭后提供些谈资罢了。

        甫越过角门,眼前便豁然开朗。

        长秋尼寺比不得洛阳城中那些声名遐迩的大尼寺,前后只有两进。前头院落中屹立着供佛像的宝殿,也算有些气势恢宏。宝殿左右各有钟楼、鼓楼一座,却是颇为小巧。至于后头院落,便是比丘尼们起居坐卧,以及香客们暂时休息的寮舍了。

        王九娘踏入的便是后一进,是一个遍植青松的疏阔院落。两三位形容清癯的比丘尼正在清扫着路径,看也未看她一眼。倒是有个刚从寮舍内...寮舍内走出的比丘尼怔了怔,转身又走了回去。

        王九娘并没有注意到她,扶着青娘,挪着步子穿过月洞门,去了前头的宝殿。

        来到宝殿前,她才发现这座佛殿比她想象中的更雄伟。殿中供着的佛像高达三四丈,竟是镀了一层金身。抬首看去,只见这佛像双目半闭、嘴角轻笑,形容格外生动。那双眼睛俯视着信徒们,仿佛洞悉了过去未来、看穿了生老病死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