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看後记,但写後记这回事,常常不在我完结作品後要考虑的范围内。

        倒也不是无话可说,追根究柢,我着实不是一个很擅长写後记或心得类的人,常常写着都觉得言不及意,怕毁了一些大家对故事的感想,索X一片空白,自己心里b较过得去。

        但这回写着兄妹作的《顾先生》,大抵是角sE相关的缘故,总是会不时想回头多填些番外,乾脆直接加上後记,就当绝了自己没完没了的脑洞。

        这里就先来说说,会想写这本书的灵感来源吧。

        小时候懵懵懂懂,总觉得能找到一个愿意听你说话的人很难,但长大後才发现,随着年纪增长,走过越来越多的路,怎麽倾诉也成为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越是和自身相关,越是真正在意的事,反而很难开口,每说一句都像是在心上戳洞。

        所以我写故事,所以盼盼念故事,我们在圆一个能带着陈晨前进的故事,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说出自己心里的话。

        我总想写一篇故事,是主角在成长的途中,能碰上一个无须用言语强调自己的心,也能理解自己的人。

        陈晨那些只能用沉默不语来表达的情绪,或痛苦,或学会释怀……兴许他真的有在学习摆脱过往,但终归不是真正面对,只是自欺欺人。

        盼盼对他来说,便是教他用不同的方式,去诠释伤心的人,并非从前的gUi缩不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