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陪都的规划提案也成形,但是粮食问题越来越突出了。

        赵桓的这份国规划明显与后世的崛起国策有点类似,将手中有限的资源先砸入几个地理位置特殊的城市,来发展第一批大规模城市。

        如此这般,不仅仅可以立下标杆,还可以通过先发展起来的城市去辐射周边的地域。

        但是吃饭问题要解决,大城市的粮食供应是一定要跟上的,不然就会造成粮价飞涨。

        大城市的粮食供应问题不仅仅是粮食总量的问题,就如周朝所说,东京城的粮食基本是从国各地运来的,有水路和陆路,运输的成本其实很高。

        运输成本不仅仅是人力、无力成本,还有时间成本,时间一久,粮食在路上耽搁久,可能会出现意外,就算没有出现意外,没有立刻流通,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价值也会更低,这是最基础的商业逻辑。

        如此这般,要发展大规模的城市,不仅仅是要移民建设城市,也不仅仅是要开荒种地,还要将最基础的交通设施给搞好。

        一想到这里,赵桓突然问道:“官员的俸禄标准整改提案有没有做完?”

        徐处仁和周朝微微一怔,怎么突然又从粮价、民夫的月禄到了官员的俸禄了?皇帝你脑子能不能再跳跃一点!

        徐处仁连忙答道:“已经做了一份初案。”

        “拿给朕瞧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