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因为这里来的人。都有了不错的身份。这个日本女人算的上是王文武见过最高的。

        引路的日本女人打开一个包厢,尹藤漱平正跪坐在一旁,等待着王文武的到来。

        王文武看着尹藤漱平是跪坐,跪坐在中国以前叫正坐,其实,现代人坐在凳子上,双脚垂直下来的坐法,实际上是从南北朝以后才传入,因此也叫“胡坐”。在唐代正规礼仪仍然以“正坐”为主,但社会上已经开始风行起了“胡坐”,到了宋朝,正坐被胡坐所取代,但在重大礼仪场合依然使用正坐。

        在更早的古代,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也要讲究礼仪,不是像后世那样上级只有居高临下的份。“君视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不是在表现一种奴颜婢膝,而是一种各司其政达到一种和谐互不侵犯的关。当礼拜上级的时候,上级严肃恭谨的正坐,是一种最恰当的表达,正坐比较端庄严肃,虽然很辛苦,也表现了古人处世严谨。

        日本上档次的宴请还是中国古代的分餐制。尹藤漱平请客的地方自然也是如此。

        但那是椅子出现前。聚餐时,人们分别就坐于各自桉几的后面,各有一套相同的饭菜,席地而坐,俎桉而食。鸿门宴中,项羽、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五个人一人一桉,是典型的分餐制。

        现在椅子和高足桌子的出现,奠定了围坐吃饭的物质基础,人们逐渐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直到八仙桌的出现,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已经成了习俗,分餐制也顺应的改变为合餐制。

        尹藤漱平在哪里板板正正的,王文武要是盘坐是否有些不合适。可这种坐姿王文武看来是很难受,恐怕王文武很难有坚持这种坐姿半个小时的。

        古时的人们必须从小经过刻苦训练,才能适应。孩子们学的第一项礼仪就是坐,其意义与新兵入伍要练正步相似。坐的训练,除了能磨练孩子们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因为再怎么训练,坐久了都会不舒服,内心就会焦躁不安,所以,坐训练更是对自身心性修养的修炼,从而是内心与坐姿和谐统一,这样才能达到和谐自如的坐。因此,经过坐训练的人们都有挺拔、干练的气质,都有严谨、坚韧的性格。

        当然啦!上面这些也只是王文武听说的。不过看着尹藤漱平的样子,又好像是这么一回事样。

        尹藤漱平也看出了王文武在这犹豫些什么,自己把正坐改为了盘坐。对王文武说道:“王桑,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