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摊里买衣服也是卖,在门店卖衣服也是卖,相对于地摊只付个租金,门店却要花大笔钱买房子,而且后头要有装修,水电等等支出,成本比地摊高出太多太多,可收入却是一样的,所以在杨老师目前的眼光来看,完全没有意义。

        不过杨老师虽然不理解逐月,也没有想否认逐月的意思,一个原因是逐月能有本事把生意开起来,那逐月做的事情必定有她的意义,二就是她自己只是财务,生意发展趋势也不是她来管的,逐月才是老板,所以杨老师点点头,明白这笔钱的用处就没在多说了,而是继续处理下一件事情。

        “既然是你支出的,那就没有问题,还有一件事情,再过两天就是月底,这是清账总计,要你签字。”杨老师说着话,起身把账本翻到后面,指着留白的位置说道。

        把杨老师拉来做财务可真是明智之举,一切都有了章程,要知道以前这事还是逐月处理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逐月算账就算得头皮发麻,哪有现在这么爽,所有的数目都有人提前准备好,自己签字就完了,这让逐月已经隐隐体会到后世那些霸道总裁抱着文件签字的快乐。

        逐月简单的看了一下账面,一页的支出写得密密麻麻,运输的费用,谭忘之那边的公费支出,林舟这边小河村村民的工资还有进原材料的钱,每一笔都记得很清楚,逐月掰着手指头一算,这个月唯一的进账是谭忘之回款的八千,而本月这些支出有两千多,纯进账有六千,还算不错。

        逐月点点头,在账面上签字,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下个月进账可能能破万,70年代后的万元户啊,想想就让人激动。

        此刻,另一边的海港市,天气并不比汶市好多少,随着年关将近,气温比汶市还要寒冷,谭忘之伸了个懒腰,给自己带上围巾,一天的生意结束,准备收拾东西回家。

        海港市的晚上和汶市不同,即便是夜晚,也有多的是人在外头闲逛,比起汶市,那热闹得不是一点半点。

        谭忘之的摊位很大,与旁人就放在地上摆着的衣服不同,他的摊位十来个衣架子,是用来挂衣服的,这样既显得干净,摆放也有条理,只不过现在的衣架大部分都空了。

        因为他们的衣服样式好看,和在海港市小贩们统一批发的衣服不同,质量也好,在衣贸市场口碑相当不错,所以现在生意是越来越好,每天都有被推荐的新客来,当初谭忘之为了锻炼小穆,还称自己太忙,也没想到摊位名气打出去后,真的是忙到转不过来,不得不把小穆留下当帮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