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进厂的事情,大家反响热烈,根本不用逐月宣扬好处,就大把的人愿意进去干活,逐月笑了笑,让林舟登记愿意进厂的人,叮嘱按要求要人。
逐月的要求其实不高,性格要老实坚毅,无不良嗜好的,小河村的大家都是穷惯了的人,越是尝到致富的希望,便会越努力去加油,这点上小河村基本没有人不过关。
只是逐月的第二个要求比较让人为难,就是进厂的人必须要满十四岁。
如果按林舟以前那种按件算钱的,大家拿了货物,一家子都可以做,但是现在一个十四岁以下不能进厂,就剔除了好多能帮忙的孩子,剔除一个,就等于会少一份工钱,大家都为此为难,老村长也找逐月说过一次。
只是逐月没有松口,实际上,她开始提出的条件是十六周岁,一来是她不想用未成年,这是出于她后世童工的说法,其次吧,是年纪太小,很多大人就会拉着孩子一起来干活,逐月一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小河村的人穷,受的教育少,她很担心大人们一看到有赚钱的事情,就觉得读书不重要,让孩子辍学来打工,那违背了逐月的初衷。
当然,逐月也不是顽固的人呢,告诉厂里的可以带少量的东西回家做,这相当于默认可以让家里有能力的孩子也来帮忙,不耽误多一份收入,但是同时,逐月也重之又重的告诉大家不可以耽误家里小孩读书的时间。
对逐月的开阔,大家都很感激,之后再没异议。
新厂建成一天,逐月待在小河村没回城里,晚上七八点的时候,她和林舟还有小白累趴在织布厂的办公室,今天一天可真是把他们忙死了。
小河村几十户人家,大大小小几百人,今天来报名的足足有八十多人,逐月要登记每个人的信息,偏偏小河村识字的人不多,每一个登记的都得逐月和林舟两个手动书写。
逐月瘫在椅子上,有气无力的翻了开文件夹,里面厚厚一沓白纸,全是记录着他们‘员工’的各人信息。
林舟费力站起来,哪怕是他这样好体力的人,今天也累得够呛,他坐到逐月对面,捏了捏鼻梁,声音疲惫道:“逐月姐,以前咱们散着来勉强还行,但现在做成规模,按趋势下去,光我和小白绝对不行,我们得找几个能帮忙的管理层。”
逐月何尝不知道,她瘫在椅子上,连眼睛都懒得睁开,哑着嗓子道:“我知道,‘云河’既然是建在小河村,我有意想拉了他们一把,你看让他们自管如何,作为一体利益,他们会有更好的荣耀心,作为同村的人,也能更了解下面人的想法,最合适不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