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教授,我记得新华夏成立之前,民间就已经有简体字存在了吧?
例如清末、民国时期?我记得有些报刊用的就是简体字吧?”
马宁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他伸手点了点春联上的一个字:
【调】。
林立:“?”
马宁拿起一张纸片,在上面写了一个‘讠’,而后用笔头绕着讠画了个圈,解释道:
“林队,你注意到调字左边的这个言字旁了吗?
【讠】这个字最早出自《草诀百韵歌》,原文是‘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
它在历史上一般都是用作于言字旁的行书写法,而非偏旁部首。
历史上,【讠】真正作为正规楷书偏旁并且成功推广,那是1956年6月汉字简化方案公布后的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