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失去家庭顶梁柱的妇孺们集体处在一处环境说不上多好的,破败木屋内。因为没有太多了经济来源,同乡会原本交给她们的房子也都收了回来。把她们集中在一个区域,把位置更好的房子让给有青壮劳动力的其他人。
这些妇孺大多都在屋子里点着蜡烛或者油灯修补衣物,还有的正在水井旁清洗着堆积如山的脏衣服。
这里当然有灯,不过只有两盏昏暗的低功率电灯。这是同乡会为了这些人方便给她们装上的。
这些深夜还在接着灯光工作的妇孺,看着赵安和徐东六人赶着两辆马车到来,面黄肌瘦的妇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
很多人都认识赵安这个人,认识他的妇孺比认识郑国天的多得多。
因为赵安经常来到这里送一些食物給这里的某一家妇孺。
“赵安?”其中一个四十余岁的妇人正在灯光下洗衣服,看到赵安站了起来对着赵安不确定的说到。
她身边还跟这个不到十六岁的精气神还不错小姑娘,这时也兴奋的站了起来。
因为这时的赵安和前两天来到这的不太像,一身休闲的新衣服,精气神也十分的饱满。
但赵安俊秀的面容她并不会认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