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是这男人要娶小,他婆娘不同意竟闹到官府来了。”一旁有同样看热闹的老百姓道。
“他家这女人可真是个母老虎啊,还管自己男人娶小?妇道都不守了?”旁边有汉子嫌恶道。
老百姓议论纷纷,那女人显然也是听到了,不忿至极道:“大老爷,原本我家穷得吃不起饭穿不起衣,自从女帝登基渐渐过上好日子。小妇人未出嫁前父亲是个瓷器匠人,我也偶学了些,所以在琉璃厂寻了个活计做。”
众人听到这话,当即用一种钦佩的眼神看着那妇人。
要知道那些外国商人对他们大明的琉璃制品相当钟爱,逐渐有超过瓷器的苗头。所以水涨船高,琉璃厂的活计那是相当值钱的!每每琉璃厂招工,那可是挤破头的。
“小妇人每月能赚近三两的银钱,丈夫在棉衣厂做活一月也能有个半两银子,家里日子也好了起来。”
众人眼神渐渐变了,敢情主要是靠这妇人养家?
女子眼中含泪,悲愤道:“我辛苦养家又生儿育女,如今家里渐渐过上日好子,他便想拿小妇人赚的银钱去娶小?凭什么?!”
那丈夫低垂着头,嘴里骂了句泼妇。
大老爷皱眉,对这汉子行为也有些无语。
赵曦又看了一会儿才离开,如预料中的那般那个小妇人没胜算,官老爷着令二人回去,那汉子想要纳妾需经正妻同意,又教育了那女子一番,让她多读《女德》、《女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