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普遍重男轻女的古代世界,余水莲的父母却对她爱如珍宝。余水莲的母亲因为生了余水莲以后伤了身子再不能生,余父也不介意,更没有想着休妻。本来这就该祖父祖母出来呵斥了,可余父的父母很早就死了,他是余家村一个远方亲戚过来投奔落户的,没人管得了他,而余母则是逃荒过来的,所以外人再怎么指指点点,也不能影响这对夫妻。

        余水莲五六岁的时候,余母生了病,余父想尽办法给她治病,而这时候,余水莲遇见了一个乞儿,很同情,余父一见那乞儿还挺清秀的,想来想去收养了他,给余水莲找了个童养夫,并出钱出力供对方读书。后来余母死了,余父也快垮了,乞儿却很聪明考中童生。等余父去世以后,乞儿中了秀才,村子里的人都觉得乞儿都是秀才了,肯定不想要村姑,就算为了名声说认个义妹照顾一下也就行了不是?所有人都对余水莲幸灾乐祸,但是秀才乞儿他不,他先给余父守孝,期间就用心读书和抄书,等孝期结束后,他用抄书的钱风风光光迎娶了余水莲做妻子,还指天发誓说此生不二色。

        再后来,秀才考中进士,还做了县官,村人又以为他肯定不让余水莲做官太太,要么把她休了,要么把她放在村子里,自己带着美妾去上任。但他还是不,他一点不犹豫地就把余水莲给带走了,还特意请人来教导她怎么待人接物。

        这样的余水莲,这辈子就没吃过苦,父母在的时候父母对她如珠似宝,父母去世了她的夫君待她爱而重之,这样的姑娘,谁不羡慕?

        然而羡慕也没办法,人家就是命好。

        余水莲自己也觉得自己很幸福,尤其是被嬷嬷教导后,她更明白夫君为了自己是拒绝了很多大人的欣赏对方看中他栽培他,前提是要对方跟他们的女儿联姻。她也一心想着,自己能为夫君做点什么。

        可惜的是,她现在还在学习中,什么也做不了。

        就在这个清晨,余水莲给夫君亲手做了顿早饭,又送夫君出门。

        之后的时间,她就坐在窗边刺绣。

        说起刺绣,余水莲就想起来,夫君的一位上官的老母亲很爱大幅的绣品,嬷嬷告诉过她,那位老夫人不久后就是六十大寿,如果能有一幅上好的绣图敬上,对她的夫君一定有帮助。她的绣活儿一直在练,还算不错,就想着自己亲手绣上一幅,要是成品还行,就交给夫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