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静忠所做的每一个疯狂的决定都证明了这个人的偏执与顽固,只要他认为是对的,哪怕付出的代价再大,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奉上。
吴照伦叹了口气,不置可否:我说那些话,作为提醒是其一,其二则是分别之后,我们多半不会再见面了,而有些事除了我以外,今后就不会再有人知晓了。
楚栖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他:你说吧。
不过几天的时间里,吴照伦的心绪与身体都饱受摧残,一身伤残,几乎心死如灰,完全是强撑着带领众人南下,也因此生出了更多的感怀与悲痛。他越发清晰地回想起多年前的桩桩件件,无论是有关他自己的,还是有关楚静忠、顾莹莹的,那些画面缓慢而真实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他觉得自己昨日还是刚被楚静忠从死人堆中扒拉出来的险些饿死的孤儿,拿着铁锹反抗徭役,今日便掌控着一大帮子人的米粮兵器运转,对国中上下的秘密了如指掌。但昨日是松散的沙砾,三十年的狂风吹过,也只是继续化为一抔黄土,到头来什么都不会改变。
接下去的一个多时辰里,吴照伦静静说了许多他知道的往事与楚栖听,直到凌飞渡等人回来,才起身告辞。
楚栖远眺着他离去的背影,深知即便没有身后的追杀,或许他的时日也无多了。
他回想起方才吴照伦说的诸多旧事,竟有种无奈的释怀,一些遥远的、艰难的理想,在前人踩着刀剑、踏着尸骨、趟着血海开辟出的道路上实现了,但放眼望去,永无尽头的路上仍是一团迷雾,谁也不知前方有多少刀光血海。
简单休整过后,众人一块儿吃了顿饭,始终紧张的气氛有所和缓。楚栖不知道三十年后的自己还会否记起这一夜,到时候又还有多少故友可以怀念,他只是平静地干了一杯酒。
段之慎瞧出他心情不佳,在惊鸿洲榭呆久了就耳濡目染下意识地添酒规劝:南慕那边的安排我大致打点妥当了,尽早三天后就可以出发,此事不必担心。若是还有其他的烦恼,不如一并说说解忧?
楚栖被他陪酒男郎的气质一打岔,酝酿不久的忧郁逐渐往另一个方向凝聚,他默默无语望天:希望如果真的能到那时候,即便我们的团糊了也有人记得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