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眼下李尚书提出的这个方案,显然更加适合当下局势,作为暂时过渡,将高悦派到户部去指导工作,相当于是多了一把保护伞

        因为,高悦所行之事,对当下大周行政制度来说算是一个创新,这个创新是撕开未来推行新政的突破口,如果是皇帝出面直接扶持,大臣们一时不会说什么,但心中有怨的话,肯定会给高悦找各种麻烦。可若,单独拎出一个户部,在李尚书的扶持下先站稳脚跟,争取户部上下同僚们的支持,之后再走出户部,那所获得的支持力量绝对是不一样的!到了那个时候,新制度再推行起来也会容易很多!

        周斐琦相信高悦绝对有能力收服户部的人心,更何况还有他会在背后做推手,试想,当户部的官员在高悦的指导下一步一步飞黄腾达的时候,其余官员难道还会跟前途过不去吗?他一定要让所有人知道,跟着谁走有肉吃!

        李尚书见皇帝很是满意,也忙趁热打铁,道:皇上,您看这个临设的官职叫什么好呢?权限如何?负责哪块?别得不说,这位李老头能稳坐户部尚书的位子几十年,这个情商真不是吹得,看他这个会来事儿的劲儿也知道,当年先帝会选他做托孤大臣,生前也必然对其倍加欣赏。

        周斐琦心中虽以有了打算,却还是道:李爱卿觉得如何定好?君臣之间的相处自然也免不了互相探底儿,这都是官场潜则,周斐琦要让李尚书先说,而后再替他着想着收些权利,这样才显得对李尚书足够重视。

        李尚书显然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听完皇帝的话,细细沉吟一番,道:依老臣拙见,这新设官职可参照古制,以计相为名,下设左右计侍郎,巡官三人,掌事五人,与目前的户部十六司成并凌之势,老臣甘愿让出首位,以高毕焰为尊!

        李尚书说到最后有些激动,竟要下跪,被周斐琦亲手托住了胳膊,就听皇帝道:李爱卿快快请起,高毕焰年纪尚轻,日后定然需李爱卿多多照拂,哪里就能座到首位了?这件事,依朕看来,在户部十六司之外增设一司,以计为名,就叫:计司,下设计相并左右侍郎,巡管、掌事各三人,高毕焰品阶从后宫属,计相品阶便也为正二品即可,侍郎,巡管,掌事皆从户部统一品阶,李爱卿觉得如何?

        老李头自然满意,不得不说他和周斐琦的默契也是君臣间少有,这一老一少有时候那心里的算计总能不谋而合!

        规矩定下,便是人选,李尚书又问:陛下,这人选可需从户部现有官员中抽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