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说得极是。周斐琦笑了笑,转身对胡公公道:一会儿你拟道旨意,正是任命葛旺为礼部尚书吧。

        遵旨。

        胡公公低头应下。心里却想得是,皇上依旧如此维护李家啊。看来李家的圣宠并没有因淑贵妃薨逝受损分毫。

        和胡公公有同样想法的大臣,自然大有人在。其实,从刚才太后夸葛旺大家也都看得出来,太后这是当众在提携葛旺,而皇帝也很给面子,立即就给葛旺转了正。这不就相当于是,以后葛旺也成了李氏派系吗?

        再换言之,李家在后宫刚损了一位贵妃,转脸前朝就多了一位礼部尚书,这一失一得孰轻孰重岂不是一目了然。而令大臣们吃惊得是,嘉懿七年了,皇上还如此听太后的话,这可不是光凭借一句养母子之间感情深厚就能解释得通的,这还说明,皇帝陛下对李氏的忠心绝对信任,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至少在本朝,李氏绝对一门荣宠到顶了。

        要知道,在古代的官场官员想要挪个窝,升个级那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上面没有贵人提携,光闷头做政绩,想要出头不熬到七老八十恐怕都轮不到你。所以,古代才会有那么多不惜代价攀附权贵的官员,为了能得到一个实权职位,多少人争破头,挤破脑,不择手段比比皆是。

        所以,周斐琦看似一句不痛不痒的话,却给李氏不知又要送去多少门生食客,那真是一笔不可估量的人才资源。

        太后对皇帝的这个表现既满意又感慨。因此,他们进殿落座后,她便拉着周斐琦的手,小声说了句:皇上有孝心,母后都知道。

        周斐琦看着太后,声音不高不低,刚好能让半数以上的人都听见,只听他道:母后,朕只要在位一日,这大周的太后就是您的。谁,也别想取而代之!

        这下,太后眼里泛起了别人看不懂的水光。

        但周斐琦却明白,太后这是想起了那年刘太妃和大皇子逼宫意图篡位,血洗极阳殿那天,太后也曾这样拉着周斐琦的手,按着他的肩膀告诉他:只要母后还在,这大周的皇帝就是你的,谁也别想从你手里夺走!

        那天极阳殿外,血泊之中,尸毯之上,李衍泰手握长剑挥斥方遒杀得双目赤红,为得不就是保得他们母子平安么?!因此,自那天起,周斐琦就已将太后看成了自己的身母,李衍泰也是自己的亲人。只不过碍于帝王身份,这些感情他不便表露更多,但是,这些年来,一件件事,一桩桩的考验砸下来,周斐琦自始至终对李家的态度从未动摇,他相信,他的那份心意,太后定然能够领会,李衍泰甚至李景以及李家的子孙们,将来也都能够明白他的这份苦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