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觉得老爹这个安排好似在故意将自己支走,但是父命难为,他看了梁辰一眼,倒底还是遵命送人去了。梁辰这边则是招呼下人给国公上茶。
李衍泰在李景面前是严父,在梁辰面前可从来都是慈父,大概在他眼里梁辰就跟他的闺女李荣儿似得,是得好生捧在手心里的娇贵人儿。不过,梁辰倒底不是真的女子,他是个哥儿,一应行事都是按男子教养,相处起来反而更随意一些。
李衍泰先是关心了一番梁辰的病情,之后,才开口问道:爹爹听说你在户部计司的考试中夺了头名,心里很是欣慰。我和你娘商量过了,这是咱们李家的喜事,要为你好好庆祝一番。
梁辰眼观鼻低着头规规矩矩地道:多谢爹娘一片心意,不过,若真要庆祝也最好是等到就任的圣旨下来再办。明日我还得去参加面考,也不知最后的结果如何。
嗯,你这孩子思虑周全,这事这么办确实更稳妥。对了,今日外面都在说这次的试卷不同以往的科举,到底是怎么个区别,你还记得都有什么题吗?镇国公问。
梁辰想了想,道:爹若是想知道那些题目,孩儿可将其默写下来给爹爹看。
哦?镇国公明显一惊,他是真没想到梁辰竟然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真,太令人意外了。说起来梁辰嫁入李家两年有余,包括李衍泰在内所有人对他虽说都是敬重,却也都在心里将他划入了后院之辈,又有谁真得在乎过这孩子有多少本事呢?
仔细一想,真是觉得这孩子太屈才了。
梁辰说干就干,跑进书房里,先把那第四场的时局思辨的十道题目写下来,给李衍泰先看着,又下笔如飞将头三场的题都一一默写下来。他那天注意力全在题上因此反而记得尤其清晰。
李衍泰看第一张纸的时候就知道,太后说得那番话是什么意思了。因为这套题考得不只是学问,而是做人、看事的能力。毫无疑问这样的一套题肯定是更能从细枝末节看到答题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是什么样的思维,看事是什么样的角度,平时为人是善还是利益为上,一千个人或许有一千个答法,但是评判的标准却只有一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