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自认为已经猜到了帝心,便立刻写了一封密信,将高悦给紧急召回了京城。

        那信上,户部尚书只写了:急事商议,望君速回。高悦看完还问给他送信来的李皎阳,今日京中可有何大事?

        大事?若要说最近的大事,恐怕就是北漠内斗,新王呼邪登基了吧?李尚书也没告诉他儿子叫高悦回来是为了什么,纯把儿子当成了跑腿儿的,因此李皎阳能想到了大事也就只有北漠内斗这一件了。

        这件事高悦当然也有听说,可若为了这事,这些天他一直有和周斐琦互传小纸条儿,周斐琦若想让他出主意,完全可以在小纸条里说呀,既然周斐琦没说,那么很可能李尚书这次找他并不是为了这件事吧。

        高悦一时猜不到李尚书的用意,不过既然尚书大人发话让他速回,他便将手头的工作安排给了梁辰,当天就收拾好东西带上小幸子和暗日跟着李皎阳回了京城。

        高悦回京的消息,皇上自然是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暗日的报告。同时京城中的百官也有不少人暗中收到了消息。这些官员基本都是一直关注东郊税改动向的人,而他们之所以会如此关注,自然也是因为税改的成功与否和他们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

        历朝历代,任何一次改革都必然会革掉少数人的利益而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开始的时候,那些暗中关注税改的官员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可是,随着他们对赵家村计司工作的持续跟进,他们发现,计司的这一系列动作往长远看得话好像并不仅仅是要革掉少数人的利益那么简单。

        虽然,如今的改革只是着点一个村,但这个村子在计司进驻的两个月期间,除了种植新型农作物之外,还设立了学堂、改造了水渠,增建了水车听说,最近又新设了一个什么计司药堂,还给全村的人都建立了医疗档案。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关键的一点是村民只需要日积月累采采草药交到计司药堂,就能实现看病不花钱,这里面若非是有巨大的利润支持,单纯从表面看的话,将来若这个药堂在大周境内推行起来,可是存在着入不敷出的巨大风险!

        于是,有些官员就坐不住了,他们看不到计司药堂内的利润,只着眼表面便武断认定这个计司药堂会毁了大周!然而,给陛下上折子劝说,那根本就是石沉大海,连个响儿都不会有。所以,在经过了几番挣扎之后,几位言官决定要从计相着手阻拦

        于是,就有了高悦的马车才到青龙门外,就被几位当朝大员给当街拦下的一幕!

        青龙门可是平京东向出城的唯一出口,这里每日人流可想而知!因此,那几位大臣往高悦的马车前才站成一排就瞬间引起了百姓们的围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