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高悦道,只是,这次选拔还需要医馆和教员以及精通水利和建造的人才。

        哈哈哈,李尚书听高悦这样说,便大笑道:老夫当时听说你在赵家村搞起了学院和医馆,还被你吓了一跳。老夫当时就想着,你要是跟老夫要大笔的银子,老夫就找陛下去诉苦,真是没想到啊没想到,高悦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竟然没动用户部的多少钱。

        高悦这点因地制宜的本事,就连李尚书都不得不佩服。

        高悦听李尚书这话,也笑道:哪儿还至于让您去找陛下诉苦呢?咱们大周物资丰沛,林多木秀,遍地都是宝,下官不过就是出了个点子,真正辛苦的还是守备营的军士们!

        李尚书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随即他便想到了赵家村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顺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皇上调集了军队,以强势的姿态将各方蠢蠢欲动的触须给挡在了外面。也因此,户部计司才能这么迅速站稳脚跟,令赵家村有了如今这般崭新的面貌其它州府如今是看着赵家村发展起来了,眼馋政绩了,这才纷纷上折子,可若没有军方的配合和维护,光靠户部这些文官,就算是赵家村这么的小村子,要想短时间就改头换面,恐怕也不容易。

        所以,高悦刚才的担忧完全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下一步的推广很可能就要脱离军队的庇佑,完全靠动员百姓和他们自己了。

        高悦显然也想到了李尚书担忧的事,不过这件事再他看来也好解决,无非就是户部和兵部之间的跨部门合作,当然,能实现这个合作的前提是两位尚书得先达成意见一致。

        这件事,高悦没有立刻就和李尚书说,他得回宫问过周斐琦的意见,先和周斐琦商量好了,再由皇帝陛下出面去说,效果会更好一些。

        李尚书和高悦商量完,就着手整理奏折,准备将今日和高悦商量出来的结果汇总出来,明日早朝后好呈给皇帝陛下定夺。

        高悦从李尚书衙室出来后,回到计司,立刻召开了计司内部的会议。想来他从去赵家村到今日回来也有近两个月了,这期间,留在京城户部的计司员工们一定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可他们好似都想办法解决了,期间会有多少磕磕碰碰,员工们不说,高悦心里也都有数。

        因此这个会,主要是让他们汇报一下这两个月里都经历了什么,算是给员工们一个展现工作能力并分享工作经验的机会。

        然而,这个会开完之后,高悦就一个感觉要说能干,还尼玛是齐鞘能干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