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短暂的休整结束,徐兮衡走到众人前方,戴上工作帽、拿起手中的野外观测记录板。他站在一片微微泛光的草地边,身后是一辆即将驶入湿地的专业运载车。阳光从云层间落下,照在他冲锋衣的肩线上,把他的声音衬得格外沉稳清晰。
“我们今天的任务是:进行湿地边缘带的生态样本初查。”
他抬手,在白板上画出一块简略的地图轮廓,并用红线圈出几个坐标点。
“北望湿地非常大,它的地貌结构并不是单一的。我们这次选取的是东南片区,分别涉及四种不同的湿地类型——沼泽地S、草本湿地Marsh、泥炭湿地Bog,以及富营养低地湿地Fen。”
“每一组会被放到一个不同类型的湿地区域,完成以下几个基础任务:
一、记录动植物种类;
二、采集指定的水样与泥样;
三、注意拍摄过程中不要干扰生物栖息;
四、观察是否存在人为活动痕迹,并如实记录。”
他说话时没有太多情绪波动,但语言本身带着不容置疑的清晰度,仿佛这不是节目安排,而是一场真正的科考出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