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顿了顿,扫视了一圈有些懵圈的嘉宾老师们,然后开始简洁科普:
“河狸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啮齿类动物,仅次于我们熟悉的南美水豚,也就是‘卡皮巴拉’。它们有非常强的筑坝能力,也极具家庭意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水文工程师’的角色。”
她说到“水文工程师”时还笑了笑,眼神悄悄飘向徐兮衡,引来几位眼尖嘉宾的“嗯?”一声。
徐兮衡自然地接上,声音平稳温润:
“河狸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那条大尾巴——它的尾巴扁平且宽阔,不是毛茸茸的,而是有点像橡胶质感。这种尾巴有三个主要作用:”
“第一,平衡身体,尤其是在搬运树枝和游泳时,帮助保持重心;”
“第二,击水示警,当发现危险时,它们会猛力拍击水面,发出巨大声响,警告家族成员撤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体温调节——河狸尾巴上布满血管,能帮助它在不同水温中快速调节体温。”
他说着,眼神里是掩不住的专注与热爱,仿佛一开口就重新变成了那个坐在湿地边记录生态数据的年轻科研者。
【弹幕同步爆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