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中,那只大鲵从岩缝中滑出,缓缓地趴在水潭边,皮肤黝黑而带着斑纹,头大扁平,嘴角略微翘起,像在微笑。它静静伏着,只有腮边微不可察地蠕动着,一副远古生灵般的宁静模样。

        现场一阵安静。

        薛天翼眉头挑了挑,发问道:“所以……这是一种蜥蜴?它是爬行动物吧?”

        徐兮衡立刻接话:“不是,它属于两栖纲——有尾目,是典型的两栖类。两栖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幼体阶段和成体阶段,通常在水中孵化为幼体,再经过变态发育成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和水中。而爬行动物是胎生或卵生,直接发育成体,呼吸系统是肺,不经历变态过程。”

        说完,他转头看了看全场,发现众人表情微妙,有人点头,有人明显一脸“听不太懂但装懂”的努力模样。

        这时,伏苓笑着接话:“这么说吧,蜥蜴是‘从头到尾都在陆地上蹦跶的’,而大鲵这种‘小时候生活在水里,长大也舍不得离开水’的,就属于两栖动物。它们很娇贵,对水质要求特别高,一旦污染,它们就会最先受到影响。”

        “所以,它们也常被称为——‘湿地的健康指示器’。”她回头看徐兮衡,“我翻得可以吗?”

        徐兮衡原本低头翻着笔记,闻言顿了一下,抬眼看她,眼底露出一丝温柔笑意,轻声道:“非常完美。”

        他说完后,神情微正,补充道:“两栖动物因为皮肤通透,气体和水分可以直接通过表皮交换,所以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这也意味着,它们是水质变化的第一批响应者。哪里有污染,哪里的两栖动物数量就会先减少,甚至消失。”

        他顿了顿,看向刚刚提问的嘉宾,“所以,大鲵的出现,代表这片湿地的水质近乎完美。能看到它,是我们所有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事。”

        这时,一直没出声的伏苓缓缓起身,目光在嘉宾和摄影机之间来回扫了一眼,轻声开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