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族小说网 > 男男 > 黑夜书 >
        2023年5月2日

        创建时间:2023/5/2 9:29

        标签:厌胜之术

        王熙凤和宝玉都中了马道婆的压胜之术,宝玉大叫头痛,一番挣扎后,不晓人世。凤姐则拿起菜刀,奔进园内,遇鸡杀鸡,见人砍人,几个健壮奴仆跑过去抱住凤姐,夺下菜刀,抬进屋内,凤姐犹叫喊着:“杀,杀,杀。”众人慌作一团,甚至连棺材都已备好。老太太哭道:“谁叫做的棺材,拿来打死!”忽然耳听墙外有木鱼声,忙请进来,原来是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和尚道士对老太太说:“尊府该当有此一劫,但却命不该绝。”说毕,做法。三十三日之后,凤姐,宝玉果然恢复如初。这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段落,甚至为《红楼梦》里最离奇的几个段落之一。

        厌胜之术传说为姜子牙所创,算来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古代皇帝多深信不疑,比如,据说汉朝时,匈奴单于来朝,结果汉家皇帝第二年就驾崩。几年后,单于再朝,下一任皇帝也翘了辫子。群臣惊恐,认为是单于用了压胜之术。于是,以后单于要来,汉朝就不答应。即使同意,也把匈奴使者引导到事先“勘测”好的太岁之处居住,好镇压单于的魔法。在中国古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传说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叫吴温彦的大夫。他辛辛苦苦存钱盖一间屋子,盖好后住进去,享受新居。哪知道,每到夜晚必看见7个穿白衣的男子从墙头倾身而下,吓得吴文彦夜不能寐。查找原因,才在墙壁内发现七个白纸小人。原来是木工报复吴文彦小气,给的工钱不够,在他的新屋施了压胜之术。

        厌胜之术传到现代也属必然,因为其本身有旺盛的生命力。前几年,网上有这么一桩生意——订做袜子。顾客把他厌恨的人的名字传给店主,店主就可以做一双袜底印着顾客仇人名字的袜子邮寄回顾客。顾客拿到“巫袜”兴奋异常,因为他马上就可以天天“踩小人”。相反的例子,文革时,一家人抹桌子,不小心把伟人像打碎,摔成碎片。一家人吓得够呛,以为悄悄咪咪,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碎片包好,扔掉,就可以逃过一劫。哪知道,还是被人发现,立即举报,被抓“反革命现行”,一家人受牵连。中国人到底还是害怕压胜之术,哪怕在红彤彤的马列年代。

        子不语怪力乱神,马克思大力批判唯心主义,中国按理说不应缺乏纯粹的唯物主义者。然而,为什么还是这么迷信,害怕压胜?我想恐怕还是和我们中国的经济落后有密切关系,经济落后,文化就落后,文化落后,思想就落后,思想落后,精神阵地就很容易被糟粕占领。当粉红色的网友说资本主义多么落后,他们思考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南北战争,明治维新的意义吗?我们嘲笑别人野蛮,哪里知道别人暗暗叹息:猴子还没学会两脚走路就想打乒乓球了!

        欧洲其实也有压胜,而且可能更离奇。据说,欧洲古代的时候,有一个捕鼠人,穿着破衣烂衫,来到一个叫科尔新堡的小城。捕鼠人用笛子吹一首古怪的曲子,全城的老鼠都钻出来,跟着捕鼠人到多瑙河边,捕鼠人走到河中,老鼠也跟着下河,全部被淹死。但市长为省钱,只支付给捕鼠人少量的报酬。捕鼠人大怒,把钱还回去,说:“给我记住!”然后就消失了。不久之后,一个穿金色衣服,拿金色笛子的男人来到科尔新堡,他在晚上所有人睡着以后,开始吹一首美妙的乐曲。接着,全城的小孩子都起床,有的翻墙,有的翻窗,全部跟在吹笛人后面,亦步亦趋的跟他走。吹笛人把全城的小孩子都带上船,然后卖到君士坦丁堡的人贩子那里,赚来的钱偿还上次未付的捕鼠钱。

        可是,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改编版本,而且就是欧洲人自己改编的。全城的小孩子跟在吹笛人后面走的时候,跟在最后的一个小孩子被一颗绊脚石绊一下,于是清醒过来。他没有声张,而是悄悄混入中魔法的小孩子里面,上了船。船到君士坦丁堡,跟在最后的小孩子,大叫一声:“吹笛人是骗子!”于是,所有的小孩子都醒了,他们愤怒的抓住吹笛人和人贩子,把他们送上绞首架。

        中国人缺乏欧洲人的人文精神和反抗意识,你能想象,所有中国人都把伟人像打碎,送进垃圾堆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