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的这种阴招我很无奈,我也不好意思去问别的我都不认识的同学,林到底说我什么。我心里憋一口气,觉得这个小女孩不简单啊,不简单。听别人说林家里卖衣服的,生意做得很大,崔永元都去她家买衣服。我脑海中浮现一个词“奸商!”但对一个十七岁的小女孩贴这样的标签实在不地道,我也只好忍气吞声。想不到我这个大学毕业生,上过班的“成年人”,被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小女孩挖个坑,我简直太蠢。
到韩国后,我和“浪姐们”不再有直接来往,但低头不见抬头见,还是常常碰面。一次在公交车上,我遇见易赶车,旁边有个一个中介来的北京学生。北京学生长相粗鲁,说难听点,一脸流氓相。北京学生拿着斗鸡眼觑易,易显然吓到,她看见我在,面露求助之色,表情凄婉。我看着他们俩,知道并没有危险,况且我守在旁边呢。我以为经此一役,易对我会有所改观。哪知道三个月过后,易和北京学生相安无事,危险解除,易再也不拿正眼看我,好像我是个枉做小人的傻逼。我对这几位浪姐彻底服气,从此避之唯恐不及。
故事还没结束,我们班新来一个浙江的女同学理,她有一天上学的时候,哀怨的说:“林撞我,我说:‘你再撞我,我只有回国了’”。我大惊,忙问理为什么被撞,理不好意思说。后来才知道是林喜欢男同学松,但松喜欢理,所以林攻击“情敌”。我有一次看见林隔着窗户打量我们班,看见我和理这两个她的手下败将,掩饰不住的得意。林,易和另一个男同学福住在一起,据说洗衣服,做饭,打扫都用热水,一个月煤气费都要好几千。
我最后一次和“浪姐们”接触是在家附近遇见“大姐”,“大姐”没有和我们一起来韩国,她比我们后来。“大姐”在我家附近迷路,不知道该怎么回中介的出租屋。她看见我,好像看见救星,一把拉着我说:“怎么走啊,怎么回去?”我没好气的甩脱她,头也不回的走掉。我知道她很快就会找到去路,因为那附近很多我们一起的留学生。这就是我和“浪姐们”的最后一次交道,再以后,没有来往。
我到韩国之后才遇见理,理是浙江人,身材苗条,面容秀丽,说话细声细气,性格温和。我和理在一个韩语班,有时候上课就挨在一起。理会把她买来当早餐的饼干分给我,别说,韩国饼干还蛮好吃。理很有正义感,那次,雪当着全班“攻击”我,给美国同学郎交投名状,全场鸦雀无声。只有理一个人低着头,哀怨的小声嘀咕一句“汉奸!”这就是理的独特,她虽然是个女生,而且是一个江南秀丽女子,却敢当众表明自己的态度,让人刮目相看。
韩国老师问:“你们喜欢什么样的人?”有说喜欢长的帅的,有说喜欢爱干净的,理理直气壮的说:“我喜欢正直的人!”连韩国老师都被理的气势震住。我去理家里玩,理在卧室里补瞌睡,她晚上熬夜看欧冠。理起床后请我吃她从浙江带来的鱼片,撕一大片塞给我。我问理:“你家里有钱吗?”理点点头,肯定的说:“有钱,有钱的。”看着理不容置疑的回答,我被逗乐,理就是这样,说话直率而干脆。我们几个留学生玩真心话大冒险,轮到理,松问理:“你是处女吗?”我们都被这个问题吓到,不知道理要怎么回答。只见理眼神忧郁,点一点头,说:“是的。”众人释然,理用一个最直接的回答,化解尴尬。
其实,我也听说,松喜欢理,要找理“耍朋友”,但被理拒绝。我有一次问理:“别的女生都找男到屋米助学伙伴,你怎么找个女的?”理不以为然的说:“我为什么要找男的?”说完,挥挥手,好像很厌烦男生。后来的事情变得有些荒诞,我们班的女同学军和她的内蒙女生室友闹翻,内蒙女生搬走,理搬过去和军一起住。我想这下安稳了吧?哪知道没过几个月,军和理也闹翻,理到处找房子搬家。
理搬家不仅仅是由于军的原因,理找到男朋友,一个比理小几岁的小男朋友。我见过这个小男朋友,长相清秀,干干净净,性格孤傲,不苟言笑。军有一天咋咋呼呼的来找我说:“kevin哥,不得了啦。房东阿祖妈大骂理。”我忙问为什么?军说:“理和她的小男朋友在出租屋过夜,被房东阿祖妈发现,阿祖妈骂理不要脸,要她赶快搬走。”就这样,理搬出去和她的小男朋友同居,松在一旁干瞪眼。
理是那种有江南灵秀气质的婉约女生,我一直对她印象蛮好,觉得她有一种中式古典美,直到我回国被送进精神病院。我开始反思我和理的关系,我突然意识到理很可能是在故意接近我,她有可能是个美女间谍!我被自己的想法吓到,思来想去,我觉得我的判断没错。那个时候,理已经回国。理曾经对我说过:“我留学才不来韩国呢,我想去法国。”理到韩国来不为留学,为什么?我要问问清楚。我在qq上开门见山的问理:“你是不是来故意接近我的?”理开始还辩解两句。我直接把话挑明:“我知道你们有很多人!”
理放弃辩解,她像一个摘下面具的木乃伊,赤裸裸的说:“我没怎么样,不是吗?”我开始和她胡扯,我说:“你会杀人吗?”理回一句让我记一辈子的话:“我先杀你!”我惊呆了,这还是那个说话小声小气,温温柔柔,哀怨缠绵的嘀咕:“我喜欢正直的人”的理吗?理不再做淑女状,她命令我:“我写了一首诗,你把它翻译成韩文!”我没好气的说:“水平不够!”理不再理我,几天之后,她从我的qq上彻底消失了。
我们韩语班有一个国内某重点高校来的奖学金生——盐。盐并非拿的韩国奖学金,而是国内的公费留学基金,据说奖学金丰厚,生活无忧。盐是一个女生,个子矮矮,眼神犀利,戴副眼镜,常猫头鹰一样的环顾四周。盐硕士毕业,来韩国读博,据说托福高分,是一名女学霸。我对高学历的科研人才历来高看一眼,再加上盐年纪偏大,我对她是很尊敬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