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骊山暮sE

        骊山,自古为帝王游赏之地。其形若奔骥,山势苍劲雄奇,绵延数十里,宛如巨龙匍伏於关中平原之上。春夏之交,山花烂漫、万木葱茏;入秋冬,霜染红叶、云雾缭绕。登上西绣岭巅,远眺华清池与临潼城区,犹如俯瞰一卷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图。

        「烽火戏诸侯」的荒唐戏码,便在此地上演。当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於烽火台上无故点火,引诸侯而无敌至,终酿国破家亡之祸。那座烽火台至今仍立於岭巅,历经风雨,依然透着当年的讽刺与警示。

        而山脚下的华清池,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柔情旧梦早随泉水远逝,唯有残壁断影静静诉说着「马嵬坡之变」的悲剧余音。

        骊山之下,则隐藏着更深沉的历史Y影——秦始皇陵。嬴政以天下为家,筑陵三十余载,以骊山为壁障,四面环山,宛如天然城池。地g0ng深不可测,传说内藏百川汇流之机关、流沙水银之防,陪葬兵马俑数千,机关重重,意yu永镇四方气运。无数盗墓者蠢蠢yu动,却无一能真正触及其核心。

        林逍尤立於晚照亭边缘,静望着远方斜yAn。骊山在夕光中染上一层金红,层峦褶皱如铭刻历史的年轮。秦王的铁血霸业,唐帝的盛世浮华,周幽王的戏诸侯,乃至蒋介石的西安事变……此山见证了太多兴衰成败、离合悲欢。

        「这世间多少辉煌与崩坏,到头来也不过是山河故人。」他轻声喃喃。

        身後仍传来导览声,历史与风景交织成一幅绚丽又沉重的画卷。导游指着山腰兵谏亭,述说1936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藏匿於密林,被迫签下联合抗日的协议。

        今日,林逍尤的任务便藏於这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缝隙中。

        这一次的行动并非盗墓,而是单纯的接头任务。只需将行动组收集的情报带回,算是相对轻松的一次出勤。

        他逐渐放慢脚步,与旅游团拉开距离。当转入一条蜿蜒山径,四下无人时,他猛然转身,钻入一旁浓密林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