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得利两眼一亮,但他仍不放心,追问道:“你要如何待他?”
楚狂一笑,蔑意像羽毛一样轻轻拂过嘴角。他做了一个引弓的姿势。
“还能如何?”他说,“一箭过去,教他屎屁直流。”
————
正是庙会的日子,街巷里车马云集,摊棚填街。大红灯笼挂了一路,如累累硕果。善男信女们求签敬香,烟气袅袅而起,织成一片云雾。
郑得利揣着一颗忐忑的心上了街。他知道陶少爷定会在金山寺前营老爷一般盘桓,便迈步往那处走去。
走了不多时,便见一众青衫伴当众星拱月似的簇拥着一人,那人戴狐皮暖耳,一身光灿灿的两色金衣,头顶二龙抢宝银冠,小眼拱鼻,正是那欺男霸女的陶少爷。
金山寺前摆着几个卦摊,几个着绛褐衣的乾道正坐在摊子上,面前放招子、签筒、羽扇和三清铃。陶少爷正蹙着眉看方士们拨算盘、排卜钱。这位横行无忌的陶少爷除却贪财好色外,还好问卜求卦,每每问卦,问的多是些何时能克绍箕裘、继承祖业的问题。毕竟陶家世代享尊官厚禄,甚而有得圣上恩赐、服食“仙馔”之人,家中开枝散叶,儿孙众多,不是人人皆能得到厚爱,陶少爷便是被陶家冷弃的一位苗裔。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位陶少爷若想横行霸道,这蓬莱里也少有人敢阻他。
郑得利慢慢踅过去,假装在看戏台子上的九莲灯戏,手里却紧攥着一只装了铜钱的荷包。他轻轻“哎唷”叫唤了一声,将那荷包撇在陶少爷的伴当们脚下。
伴当们的视线当即被那荷包吸引。一个膀阔腰圆的汉子低身去拾,打开一瞧,见是铜钱,掂掂重量,又喜上眉梢,道:“怎么有一个钱袋在这里?真是天上掉馅饼了!”
郑得利赶忙走过去,怯声道:“这位大哥,这荷囊是、是我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