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赵歇刚刚从山中狩猎而归,他正在极赶回信都,再过半个时辰,百官云集,赵歇将会与众人探讨赵国未来的走向,一个小国要想强大,他就必须经过战争的洗礼,夺回邯郸,势在必行。
大概一柱香的时间,赵歇回到信都,一座规模不大的宅院,外面驻满了军队,这里是临时的赵王宫,百官早已在前堂聚集。
前堂并不是很大,所以,很多人只能站着,但是,像张耳,陈余,申阳,李左车等等一些众臣,还是会设置一张软席,供他们就坐。
正在前堂一片热议,众人七嘴八舌互相讨论的时候,门外一名亲卫大呼:“赵王殿下到。”
众人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此时,赵歇在众侍卫的簇拥下走入前堂,来到御案旁坐下,这时,百官跪伏,山呼:“大王千岁。”
赵歇摆摆手,众人起身,这时,张耳最先开口,他是赵国的丞相,说话很有分量,“据可靠情报,秦国朝廷在年前生了异常巨大的政治变动,其中,包括左相,右相,御史三大司纷纷被族诛,关中如今动荡不安,各地也纷纷被朝廷的动荡感到不安,防御几乎松懈,我们今天需要探讨的,是如何收复邯郸城。”
提到邯郸,所有人都沉默了,这是大家心中的一道伤,自从李良叛乱后,赵国自此失去了邯郸,后因章邯驻军,邯郸城更是无法动摇,但如今,章邯南下,正是出兵收复邯郸最好的机会。
一旁,身为大将军的陈余起身笑道:“这有何讨论的,只要大王允许,我愿帅兵南下。直//捣邯郸,迎接大王重回赵王宫。”
大殿内再次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声,这时,一人起身摆手道:“此事万万不可,还请大王三思。”
众人的目光都被此人吸引过去,陈余也不禁惊讶看去,说话之人,乃是申阳,陈余脸上不禁泛起怒意,只因赵王在场,陈余不便作,只得暂且隐忍。
这时,赵歇也略显诧异,问道:“为何不可?说来听听。”
申阳此时已看到了陈余的不满,但他并没有在意,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陈余只顾一味的蛮打蛮杀,只会断送更多人的性命,对于夺回邯郸城,有弊无益,想到此,申阳拱手说道:“章邯南下,已有数月,虽然赵国经历了一段没有战争的平和期,励精图治,养精蓄锐,兵精粮足,极适合征战,但还有很多地方,我们必须考虑到位,否则,赵国盲目出兵,最后很有可能夺不回邯郸,反而丢了信都,得不偿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