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志文自己琢磨出来的,他在后世好歹也学过心理学,这种心理有点类似斯德哥尔摩效应,又叫人质情结,简单来说,就是被绑架的人质,会莫名奇妙地对劫持者产生一种依赖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绑架者的一种心理效应。
志文看看苏鲁特身边的乌木格,乌木格急忙拱手说道,“启禀公子,苏鲁特大人所言不差,那两位大人已经当着给他们放羊的牧人说清楚了,剪下来的羊毛由牧民们自行处理,他们不会干涉。”
虽然同在一个部落,但之前苏鲁特并不认识乌木格,最多觉得不眼生,是在志文以助手的名义将乌木格安插到他身边后,苏鲁特才知道乌木格是苏尼特人,心下不得不佩服志文拉拢人的手段。
乌木格名为助手,实际上主要是跟着苏鲁特,既核实他说服的牧主人数,也起个监督的作用。
志文点点头,“汤大哥,麻烦你把苏鲁特大人的帐给记上,他又多了两百斤粮,乌木格,你把那两位大人的名号告诉汤大哥。”
到目前为止,给苏鲁特等人的粮食还未兑现,都是记在帐上。
粮车的粮食那是用来与牧民们交换羊毛的,一天下来,兑出去的粮食不会太多,再加上志文还能偷偷补充粮食,就是把苏尼特左旗的羊毛全换了也没问题。
但要是现在就兑现苏鲁特等人的粮食,那光天化日之下,把粮车搬空了也不够,之后怎么和牧民们继续交易?除非志文愿意暴露自己的秘密。
一开始,志文不是没考虑过在这些人面前展露“神迹”,“凭空”将系统仓库里的粮食变出来,不但能就此解决问题,估计还能把他们震得服服帖帖,说不定还会成为自己的狂信徒。
不过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志文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要想显现“神迹”很简单,让人狂热信仰也不难,麻烦的是由此带来的影响。
现在塞外牧民们的信仰有些杂乱,察哈尔及以西的部落,大部分都已皈依了藏传佛教,从苏尼特部往东,有受此影响而信奉佛教的,如苏鲁特就信活佛,他的爱子名为宝音,寓意为“福气”,也是受了藏传佛教的影响。
也有仍然秉持传统,信奉腾格里或是长生天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