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献策站得最为靠前,此时官府的行动还未结束,但他对身旁汉子的论断已是信了,不由好奇地问道,“大叔,你尸体都没见到,怎知他们一家都是自缢的呢?这家人能住在州府主街上,穿的也不差,应该不至于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上吊罢?”
“嘿嘿,嘿嘿。”汉子忽然笑起来,只是笑声中殊无欢愉,尽是苍凉和悲痛,“少年人,你看我境况如何?”
宋献策早看出他是商贾,回道,“大叔虽非大富大贵之人,却也衣食无忧。”
“衣食无忧又如何?”汉子知道自己的穿着打扮带着商贾特征,被人看出他丝毫不觉得奇怪,“还不都是待宰的羔羊,要是哪天摊上老赵家这事儿,我一家老小早晚也得上吊。”
宋献策还待细问,旁边其他路人开始纷纷插话。
“少年人,官买行头知道不?这赵家就是去年的官买行头。”
“听说赵家卖了祖田,又把店面都当完,还借了利子钱,才把自己的那份官买数额缴完。”
“那有什么用,他是行头,其他家欠着的,全数落在他家头上,官府天天催,老赵隔三差五地被拿去打板子,早就只剩半条命了。”
“地痞混混们尤其可恨,成天上门骚扰要钱,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听说赵家三丫头都被绑了。”
“有这么回事儿,只是老赵实在没钱赎,听说被卖去大同的窑子里了。”
“老赵的小儿子呢,怎么不见?”此人的话音很低,生怕被官差听到,“会不会是跑了?也好,老赵好歹有个后。”
“怎么可能,才多大点,年头我还见过的,多半是被拐了,听说京师的达官贵人就喜欢这么大的男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