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等人是最磨性子的,虽然并没有多少天,但志文已经有些心烦了,也不知马二那里有没有什么消息。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可惜在志文身上却并没有应验,他这念了好几天了,特别是今天闲下来,更是急切地盼望有周承允等人的消息,可惜直到尚小成来叫他吃晚饭的时候,也没有惊喜出现。

        日头渐渐西沉,呱噪不休的蝉们也消停了下来,燥热的空气开始凉爽起来,难得的悠闲一天即将结束,明天开始又得招募难民了。

        翌日清晨,商社诸人早早起床,趁着天气凉爽,洗漱一番,吃了早饭,大部分都来到了镇外的空地上,这里已经有不少难民等着了。

        志文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开始给难民们登记,他的字虽然写的不太令人恭维,却也是赶鸭子上架,不得不为,能写会算的不多,除了几个账房,就数他了,至于尚小成几人,虽然已经识了些字,但要让他们做这种事儿,还是不成的。

        需要登记的东西不多,除了姓名、籍贯,还有特长,志文希望藉此能发掘一些手艺人,也能为涿鹿山的发展有些帮助,难民中会种地的多,真正有手艺的也不少,倒给了志文一些惊喜,不过想想倒也不奇怪,盖因小农经济,除了种地,其他的事情也都得自己处理,若是不会,那么这日子就不好过了。

        与流匪大战后招收的几批难民中,很有些会盖房建屋的人,基本上一到山里,都被安排去修建坞堡了,木匠铁匠少些,就像志文他爹那样,只要有了这两门手艺,即便没有田地也能基本混个温饱,是以都将其视为立身之本,不会轻易传人。

        妇人们纺线织布大都不在话下,编织毛衣虽然有些不同,但相信难不倒她们,到了山里,帮着干一段时日的杂活,将养一下,恢复些体力,只要小英娘等人稍加指点,就会成为合格的织工。

        至于说泄**衣机密,让范家这样的对头得知这种事情,想要扩大规模,就避免不了,只要洗羊毛的这个核心技术不走漏出去就不怕。

        太阳渐渐升起,天气也越来越热,志文他们这些给人登记的,虽然都在树荫下,却也渐渐不耐,与在商社清静的院落中不同,这里人多嘈杂,心静不下来,就会觉得特别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