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林台部收集羊毛的范围除了汗帐附近,重点就是更北一点的苏尼特左右两旗了,以达林台目前的人力,也就基本能覆盖这一片,即插汉部以东,科尔沁和喀喇沁以西的范围。

        周承允抵达草原之后,为了尽快扩大收羊毛的范围,不使紧接而至的剪羊毛季节浪费,随即又做了一个决定,再度大规模招募人手,在达林台势力范围以外的蒙古各部,让这些人自行收集羊毛,然后交付到达林台汗帐的涿鹿商社。

        规则方案什么的,大致与运粮运粮运羊毛差不多,若与涿鹿山没甚瓜葛,一样要有抵押物品,方能在涿鹿商社领取粮食,到草原上换取羊毛。

        报酬方面,则比达林台部高出一成,涿鹿商社根据羊毛重量,用四成粮食回收羊毛,当然了,要扣除这些人提前支取,用来换羊毛的粮食。

        不论是西边的插汉部,还是东边的喀喇沁、科尔沁等部,毕竟路途要远一些,而且涿鹿商社尚未与他们达成如同苏尼特部那样的合作协议,换羊毛的过程自然不会那么顺当。

        说起来这也是周承允为了提防蒙人部落坐大,从而生出异心而有意为之的计谋。

        至于这些人在草原上用什么价钱、什么手段收羊毛,涿鹿商社就不管了,不过鉴于有达林台部的一成收购价在前,算是个标杆,因此不太可能会比这个价格低。

        总体来说,换羊毛的报酬要比单纯从涿鹿山运粮到达林台高出不少,毕竟塞外苦寒,风险更大。

        此令一出,诸如张献忠、邹群这等胆大之人,在从涿鹿山运了一趟粮食之后,就改收羊毛去了。

        草原上数量众多的小型马匪们,也闻风而至,他们的处境,其实与当初的薛平陶勇等人差不多,现下有了不用刀头舔血就能营生的选择,自然不愿再过原来那种苦日子。

        马匪们的涌入,更是让达林台及其周边乱得一塌糊涂,已经颇为类似后世美利坚西部大开发的时候,就是达林台本部的牧民们,也有些承受不住这份混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