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打响是炮灰,没有战斗是奴隶,永远的下层人。

        这批人心存怨恨也不稀奇,乃至逆反,叛逃,屡见不鲜。

        试想这批人参与哄抢,各团长不放心很正常,同时牺牲他们也不心疼,唯独不能容忍这批人谋反。

        这是一支奇特的哄抢队伍,受命争利而来。

        杨关平息哄抢事件,以分成递减法诱出各团的心腹,这些人不可能留下来打鬼子,他们苟活怕死。

        而责令第二批军官站出来,这些人宁愿相信战神赌一次,也不愿意回去受打压。

        战斗没少打,早晚都得死,他们冒险一试,豁出去了,只要不被枪毙就有希望出头。

        而第三批军官有些迟疑,左右不定,无法决断,暂时没有出列,直至假名单晃动才冒险一试。

        至于没有出来的军官,胆子不小不记,至少缺乏勇气,以及一颗拼杀之心,杨关直接放任自流。

        殷珍对国党军缺乏深刻的了解,不知道糜烂的程度,对杨关的行为无法猜透。

        最后,一百精锐澄清一个事实,那就是不待见之人的悲哀。

        众所周知,人性各异,性格皆不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