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眼里,国党军也是国人,倘若沦为一言堂,派系纷争的牺牲品,还不如发展为种子为国而战。

        其实他心里也没有底气,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仅仅只有一份憧憬,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和谐中华。

        至于国共两党的角逐,他也不敢妄加评点,但他心系共产党,向往与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艰辛奋斗的精神。

        杨关白手起家,一切靠缴获过日子,他不认为共产党的军力弱与国党军,相反很期待与大力支持。

        对于这一大批武器弹药,坦克与大炮来说,他不可能交于共产党,何况这一带几乎没有共产党的部队。

        最主要的是国党军参战,直接促使战斗获得胜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战利品属于国党军。

        审时度势,他唯有顺势而为,散播种子渗透一条出路,也是他一直筹谋的策略。

        至于将军官衔,在他眼里一文不值,相反还是一份负累,成为蒋某人钳制的把柄。

        综合分析,杨关认为这次交易不亏本,抛出重火力消耗的负累,换取了两千士兵。

        这两千士兵皆国党军的精英,培养出来又是先遣队的苗子,他认为赚大发了。

        同时杨关不担心蒋某人耍手腕讹诈这一大批重武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